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正常鼻腔粘膜对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的反应性改变,及不同光照剂量的PDT对正常兔鼻粘膜的损伤,为PDT在鼻腔内的应用寻找安全的剂量。(2)初步研究光动力疗法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治疗作用。方法:(1)、取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A、100mw照射组B、200mw照射组C、400mw照射组D,各6只,分别于处理后第1、3、7、14、21、28天取4组兔同一部位鼻粘膜,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鼻腔黏膜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三种速激肽类即P物质(SP)、神经激肽A(NKA)及神经激肽B(NKB)神经纤维的损伤情况。(2)、随机将18只新西兰兔均分为实验组A、阴性对照组B、空白对照组C共3组,采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A、B两组兔制作动物AR模型,A组予以PDT治疗,B、C两组予以自然光处理,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鼻粘膜的变化,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肽类神经纤维的表达情况。结果:(1)、B、C、D三组兔PDT干预后,第1、3天可见鼻黏膜出现严重炎性反应,损伤至基底层,黏膜组织结构排列混乱,部分纤毛变短、畸形或缺失,各细胞器损伤明显;第7、14、21天时,B、C两组兔可见纤毛细胞、柱状细胞及杯状细胞再生现象,基底细胞及固有层腺体增生,且腺体可见分泌现象;与此同时,D组兔呈中度炎症反应,基底细胞及固有层腺体未见明显增生。第28天时,B、C两组兔鼻黏膜重新覆盖纤毛柱状上皮,有少量微绒毛,杯状细胞内出现黏原颗粒,D组兔鼻粘膜纤毛畸形、缺失,未出现明显恢复的迹象。各阶段B、C、D三组兔鼻黏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三种神经肽均未表达。(2)、与B组相比,A组兔经PDT治疗后,与AR相关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炎性细胞明显减少,粘膜结构逐渐恢复,21天后,A组与C组相比喷嚏次数、抓鼻次数及鼻分泌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粘膜结构表现基本相似,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P物质神经肽表达呈阴性。结论:(1)、PDT光照剂量在100mw~200mw之间时,其在鼻腔内的应用是安全的,兔的正常鼻腔黏膜经过合适剂量PDT干预后会出现可恢复性损伤,1周后鼻黏膜开始自行修复,约4周时除所观察的神经末梢外的其他结构和功能基本恢复正常。(2)、PDT对实验性AR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为PDT用于AR定点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