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身类APP作为互联网时代辅助体育锻炼行为的工具,深受年轻群体的喜爱,普通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主力军,亦是健身类APP的主要用户之一。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行为是大学生体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健身类APP对普通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行为有无影响,有何种影响这一问题值得深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6所高校541名普通大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行为情况和健身类APP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后对对不同性别、年级、院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所得数据分析健身类APP对上海市普通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绝大多数上海市普通大学生都拥有课余体育锻炼行为,但开展的程度不深;不同性别、年级、院校的大学生在课余体育锻炼行为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整体而言男性优于女性,低年级优于高年级,专科院校优于普本院校和重点院校。高达九成以上的上海市普通大学生都使用过健身类APP,但对健身类APP的了解不够全面,整体持续使用时间较短;不同年级、院校的普通大学生在健身类APP使用方面存在差异,高年级的大学生拥有较长的APP持续使用时间,而低年级的大学生拥有更频繁的使用次数,大四年级的大学生在使用健身类APP时进行的运动强度要高于其他年级;专科院校和普本院校的大学生对健身类APP的使用频率、持续时间、使用健身类APP进行的运动强度和体育消费均高于重点院校的大学生。使用健身类APP的普通大学生拥有更活跃的体育锻炼行为,这体现在体育锻炼阶段更高,体育行为改变意愿更强,体育锻炼时间更长、强度更大、频率和消费更高等方面。另外,持续使用健身类APP的年限更久、单次使用健身类APP的时长更长的普通大学生在课余体育锻炼方面也表现更积极。由此可以推断,健身类APP对上海市普通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行为有促进作用。针对上述结论,笔者提出如下建议:针对调查结果中发现的当代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行为有待加强等现象,呼吁院校团委应为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体育观念、倡导快乐体育的校园体育氛围,利用好体育课和学生社团资源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进行帮辅,定期展开体育健康教育讲座,鼓励大学生使用健身类APP或类似工具对课余体育锻炼进行规划和监督,让课余体育锻炼融入生活而不是作为满足特定短期需要的手段。健身类APP的开发应该结合当下市场需要和目标用户人群特征,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训练课程和功能,在内容方面做深做精而不是泛泛为之,解决目前健身类APP同质化竞争严重的现象,真正满足用户需求并为用户创造更深层次的运动需求,引导客户在体育锻炼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做到教练而不是仅仅是陪练。大学生在掌握使用各类辅助工具对课余体育锻炼行为进行帮辅的同时应该明确自身体育锻炼的目的,树立健康的体育锻炼观念,合理规划安排体育锻炼时间,理性对待各类健身类APP中提供的数据和反馈,让健身类APP真正发挥其积极的影响作用,培养更规律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