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污泥减量的效能与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大多采用活性污泥法,但污泥处理和处置问题日益突出,这使得污泥减量成为必然。基于隐性生长的臭氧氧化污泥减量技术具有破解率高、无有毒有害副产物等优点,成为污泥减量领域的研究热点。  文中构建了一种新的臭氧污泥接触反应装置,确定了构造及运行参数,试验研究了臭氧氧化污泥过程中污泥破解效果及影响因素,考察了污泥性状的变化,初步探讨了臭氧氧化污泥破解机理,获得了以下结论:  提出了一种新的臭氧污泥接触反应装置,直径150mm,高度950mm,有效容积10L。采用臭氧氧化配水的试验,确定反应装置的径高比为3.3,适宜的气体流速为1.0L/min。  考察了初始污泥浓度,臭氧浓度,臭氧氧化时间等因素对污泥破解率的影响。初始污泥浓度为2000~6000mg/L,臭氧浓度约为31mg/L时,在臭氧氧化过程的前10min,污泥浓度急剧下降,污泥破解率达到79%~91%;但至50min时,不同初始浓度的污泥均被氧化破解完全。该装置污泥破解率受初始污泥浓度的影响较小。  初始污泥浓度约为2000mg/L,臭氧浓度为7~31mg/L时,污泥破解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臭氧氧化时间下,臭氧浓度越高,污泥破解率越高;臭氧浓度越低,污泥达到破解完全所需时间越长;臭氧浓度比臭氧氧化时间对污泥破解的影响更为显著。该装置运行的主要控制条件为臭氧浓度和臭氧氧化时间。  考察了初始污泥浓度为5000~6000mg/L,臭氧浓度为30~32mg/L时,臭氧氧化对污泥性状的影响。对污泥特性的研究表明,SS、SV30均随污泥破解程度的增加而有所下降,污泥沉降性能有所提高。借助扫描电镜,直观的观察到臭氧对污泥微生物细胞壁的损伤。  对污泥混合液液相各参数的研究表明,随着污泥破解程度的增加,pH值降低,VFA浓度逐渐增加,VFA浓度的升高导致pH值的下降。液相TOC与SCOD浓度、蛋白质与多糖浓度均呈上升趋势。除NO2--N浓度有所下降外,其它形态氮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TP未出现上升趋势。  机理实验表明,臭氧分解形成羟基自由基的间接反应对污泥破解的贡献率为73.5%,而臭氧直接反应的贡献率仅为26.5%。间接反应是臭氧氧化污泥破解的主要作用途径。  研究成果对于解决污泥处理处置难题,探索新型污泥减量技术具有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本研究得到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课题(2009ZX07104-002)、教育部重大项目(308020)的资助。
其他文献
抗滑桩作为一种有效的抗滑支挡结构,在世界各国滑坡治理工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实践表明,与防治滑坡的传统措施如卸载、挡土墙等相比,抗滑桩能迅速、安全、经济地解决滑坡问题
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有限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为了满足城市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建筑向高、大、深方向发展,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同时,给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挑
强化混凝技术是在现有常规水处理工艺基础上,不另增加处理单元,以提高出水水质为目的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传统的强化混凝工艺大多需要以增大混凝剂的投加量为代价,因而提高了
近年来,强烈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人们认识到基于承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存在不足。因此,学者提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来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静力弹塑性Pus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早期保湿养护时间和掺合料对常用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碳化性能的影响。通过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单掺矿渣或粉煤灰及双掺矿渣和粉煤灰混凝土强度随早期保湿养护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快速碳化试验,研究了上述混凝土抗碳化性能随早期保湿养护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在标准养护28d的条件下,单掺矿渣或粉煤灰的C30混凝土28d抗压强度随着掺合料掺量的增加而呈现先略增再下降的现象;双掺矿渣和粉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国内外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而植物修复技术以其成本低、工程量小、无二次污染、美化环境等优点,被认为是有希望解决该问题的绿色环保技术。超富集植物的生物
偏心支撑框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性能仅被限制在耗能梁段发生,耗能梁段能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而保持稳定,从而吸收和耗散大量的能量,延长结构抗震
本文通过大量的试验对西安市不同功能区内降雨径流污染进行了系统的监测分析,研究了雨量及前期晴天累积天数对降雨径流污染物浓度的影响规律及不同功能区降雨径流污染物浓度含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500
土与基础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一直受到力学界和土木工程界的广泛关注。两相饱和介质的动力学问题包括爆炸源、动力基础、桩基或桩的动刚度问题、层状半空间的平面波以及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