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害化处理土壤中的六价铬离子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clove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对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日益严重。铬元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环境污染物,由于其存在形式不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也不同,修复铬污染土壤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分别研究了木质素基树脂材料和活性炭复合材料两种吸附剂对土壤中六价铬离子的吸附效果和吸附机理,优化工艺条件,进行吸附性能分析以及表征分析,达到无害化处理土壤中六价铬离子的目的。以木质素基树脂材料(LBR)作为吸附剂,通过土柱淋滤实验,研究土壤中添加LBR材料后对六价铬离子的吸附效果。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LBR材料制备的工艺条件,考察了 LBR材料对土壤中六价铬离子的吸附过程受反应时间、pH、吸附剂用量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得出,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更适合描述其吸附过程,LBR材料对土壤中六价铬离子吸附为吸热过程,且以化学吸附为主,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的描述LBR对土壤中六价铬离子的吸附过程。由表征分析可得,LBR材料表面含有大量的酸性含氧官能团,例如羟基、酯基、羧基等。独特的化学结构能将土壤中的Cr(Ⅵ)还原生成Cr(Ⅲ),LBR材料表面官能团可与生成的Cr(Ⅲ)离子进行络合配位生成稳定结构。在最优条件下LBR对土壤中Cr(Ⅵ)的最大吸附量可达3.95 mg/g,去除率可达91.9%。另外以商品活性炭和葡萄糖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进行合成活性炭复合材料吸附剂,探究其对土壤中六价铬离子的吸附效果,其目的是增加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比表面积、孔径、孔容、吸附位点以及范德华力。考察了活性炭复合材料对土壤中六价铬离子的吸附过程受反应时间、pH、吸附剂用量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能很好的拟合等温吸附数据,活性炭复合材料对土壤中六价铬离子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的描述其吸附过程。表征分析发现,活性炭和葡萄糖在水热处理的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活性炭复合材料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明显增加,产生了大量的羟基、醛基、酯基等官能团,以C-OH为主。在最优条件下活性炭复合材料对土壤中Cr(Ⅵ)的最大吸附量可达3.54 mg/g,去除率可达74.8%,在相同条件下相对于活性炭原料对土壤中Cr(Ⅵ)的去除率提高了16.2%。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素基树脂材料和活性炭复合材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均能有效吸附六价铬离子,降低土壤中六价铬离子浓度,达到无害化处理土壤中的六价铬离子,所以将两种吸附剂用于修复铬污染土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羊猝击由魏氏梭菌感染所引起,呈全世界流行,主要发生于成年的绵羊,感染羊以消化道症状为典型表现,后期表现全身症状,实验室通常采用病原菌的分离镜检、病原菌的培养鉴定、肠
自2018年8月份我国辽宁地区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大范围传播,使我国生猪养殖产业蒙受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非洲猪瘟作为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小学的课堂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已经渗透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行为。然而,放眼当今的初中数学课堂,很多教师为了能及时完成既定的教
期刊
我国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出口大国,其中美国、欧盟是主要出口目的地。由于美国、欧盟等国家利用自己在技术、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优势,对我国
由于光周期与水稻育性相关这一现象被人们揭示,近十年关于光周期和温度对水稻育性转变诱导效应的研究,已有大量的报道。但是,对于光敏感型或温度敏感型不育水稻的光温生态基
在我国建国初期,路桥防水技术就应用在了路桥工程当中,而防水技术最大的作用就是减少水流进粱板或路桥当中,让路桥的表面能够不受到水的破坏。防水技术差不多在我国使用了60年,但
为了摸清三穗县猪圆环病毒病流行情况,2019年对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场采用问卷形式进行摸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生猪感染圆环病毒与季节和猪群规模大小有很大关系,冬
如果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发现汽车在加速以及上坡时性能不太稳定,这就说明汽车的发动机动力不足或者性能下降了。汽车启步困难,爬坡能力差;忽然加大油门时汽车反应缓慢,行驶中很难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面部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多发于中青年女性,目前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因其严重影响容貌,病因复杂又久治不愈,故成为爱美女性的心理负担。2011年2~l0月,笔者科室应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准文号:Z65020166)治疗女性黄褐斑患者8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8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均来自本科门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