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吉林省监测点食源性腹泻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情况,分析常见食源性病原菌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对食源性腹泻病产生的流行病学负担及经济负担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食源性腹泻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吉林省食源性腹泻病主动监测是由哨点医院接诊医师对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人进行有关基本情况、可疑暴露史等的信息采集,并对病人的粪便或肛拭样本进行采集和送检,通过“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系统”填报监测信息。食源性腹泻病负担调查是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吉林省监测点共抽取6000名社区居民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入户面对面调查。利用Epidata 3.0和Excel 2007进行数据的录入和数据库的建立,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率的比较,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均数比较,LSD法进行两两比较,秩和检验进行非参数估计,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吉林省食源性腹泻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病例3824人,其中男性病例较多,占56.0%;5岁以下病例较多,占36.1%;病例主要集中在5~10月份,所占比例为82.3%;吉林省中部地区监测的病例较多,占39.6%;主要的可疑食物为蔬菜水果及制品,占25.0%;主要的可疑就餐场所为家中住所,占71.6%。2.监测病例粪便或肛拭子样本中共检出病原菌237株,总检出率为1.5%,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为14.0%。不同性别的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检出率不同,男性的沙门氏菌检出率为2.8%,女性为1.7%,男性高于女性,男性的志贺氏菌未检出,女性的检出率为0.2%,女性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的副溶血性弧菌、诺如病毒和沙门氏菌检出率不同,其中40~49岁年龄组、5岁以下年龄组和50~59岁年龄组的检出率分别较高,为0.6%、19.8%和4.0%;不同月份的诺如病毒和沙门氏菌检出率不同,其中4~5月份和6月份的检出率分别较高,为30.6%和4.8%;吉林省不同地区的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属检出率不同,东部地区的检出率较高,检出率为3.3%。3.食源性腹泻病负担调查共有社区居民5906人,食源性腹泻病患者136人,月患病率为2.3%。食源性腹泻病的发生较多的集中在春季(OR=2.417)和夏季(OR=3.370),家庭年人均收入在5000~9999元之间(OR=1.732)的居民食源性腹泻病患病风险较高。4.136例食源性腹泻病患者共产生经济负担5142.35元,其中直接经济负担4081.50元,间接经济负担1060.85元,直接经济负担较间接经济负担高。5.高中及以上(OR=0.100)文化程度的食源性腹泻病患者产生经济负担的可能性较小,患病持续1~1.99天(OR=9.915),2~2.99天(OR=9.329)和3天及以上(OR=59.187)的患者产生经济负担的可能性较大,且患病持续3天及以上的经济负担程度较高。结论:1.吉林省食源性腹泻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的男性病例较多,5岁以下病例较多,病例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吉林省中部地区监测的病例较多,主要的可疑食物为蔬菜水果及制品,主要的可疑就餐场所为家中住所。2.监测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样本的病原学检测中,诺如病毒的检出率最高。不同性别的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检出率不同,不同年龄组的副溶血性弧菌、诺如病毒和沙门氏菌检出率不同,不同月份的诺如病毒和沙门氏菌检出率不同,吉林省不同地区的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属检出率不同。3.食源性腹泻病的发生较多的集中在春季和夏季,家庭年人均收入在5000~9999元之间的居民食源性腹泻病患病风险较高。4.食源性腹泻病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较间接经济负担高。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食源性腹泻病患者产生经济负担的可能性较小,患病持续1天及以上的患者产生经济负担的可能性较大,且患病持续3天及以上的经济负担程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