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换热器传热性能分析与结构优化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e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紧缺与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凸现,汽车尾气温差发电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能源技术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极大重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理论和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中,为进一步最大化热电转换效率,需要对汽车尾气废热进行高效收集与有效传递。因此,换热器作为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能量传递的主要部件,充分挖掘其废热回收的潜力是提高系统热电转换功率的关键。本文根据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的结构,结合换热器的实际工作环境,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换热器和热电器件的流固耦合模型,对换热器传热性能及其内部扰流板结构优化进行了分析讨论,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分析。以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中的换热器和热电器件为研究对象,结合换热器的工作环境,通过与换热器露置于空气中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热电器件吸热作用对换热器热场和压力场的影响,并综合评估热电器件对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热电器件的吸热作用对换热器的热场影响较大,考虑热电器件吸热作用对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其实际工作情况。同时,不同工况下同种结构的换热器有着不同的换热性能和尾气背压。通过比较发现,选择以汽车的常用工况为基础优化换热器的内部结构更为合理。(2)换热器内部扰流板结构优化。结合汽车常用工况下换热器的工作环境,建立了换热器内部扰流板结构优化的流固耦合模型,将数值优化方法与克里格近似模型进行有效结合,以换热器扰流板的长度、宽度及旋转角度为设计变量,以尾气背压不超过1500 Pa为约束条件,并以提高换热器表面热电器件热端的换热功率、平均温度以及温度均匀性为目标,开展换热器内部扰流板的结构设计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分析结果表明:与初始设计相比,经过优化设计后的扰流板结构方案,在保持原有尾气背压的前提下,换热器换热功率更大(从4201.3W增加到4908.5W),平均温度更高(从416.7K升高到427.4K),同时温度分布更均匀(均匀性系数从110.7 K~2下降到93.8 K~2),显著提升了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及废热回收效率。
其他文献
基于自催化氧化-还原反应,通过金属铜在纳米二氧化钛粉末表面上的化学沉积,制备了Cu/TiO2超细复合粉末材料。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术(SEM)、EDAX能谱分析和俄歇电子能
背景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高发疾病,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其中脑梗死在脑血管疾病中占比60%以上,起病急且预后差,往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医疗负担造成较大的影响。目前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因素已经被证实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贫血作为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以及转归研究较多的危险因素,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研究仍然较少。目的分析贫血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医务
新型建筑材料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园林施工中,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也比较广泛。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型建筑材料的相关内容,以及新型建筑材料在园林
本文通过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下沉式窑洞天然采光与太阳能利用的一体化研究",探索在经济与技术相当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中国西北部农村地区,如何从当地实际出发,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经表面修饰将丙烯酸酯键接到SiO2表面制备出丙烯酸酯修饰SiO2纳米粒子。丙烯酸酯修饰SiO2纳米粒子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备PP/SiO2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粒
通过沉淀法和相转移法的结合制备的纳米催化剂。采用该催化剂催化裂解甲烷反应制备出了一维纳米网状碳材料,此类碳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86m^2/g。预计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储氢、吸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也随之提高,绿色种植、健康种植的观念深入人心。蔬菜是人类摄入营养的最佳选择,但传统高产量蔬菜种植都会使用化肥及喷洒农药,以此保
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对黑麦草、鼠茅草、二月兰、毛叶苕子4种果园绿肥种子的萌发特性和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PEG-6000
科要评述了日本政府面向下世纪的“极限功能材料”发展计划的背景、依据、研究目标和内容、关键技术应用及其显著的经济效益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