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拟分子链模型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力--电--热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002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在受外界激励(力场、温度场、电磁场、化学场等)作用后会发生变形或引发相应的功能响应,该类材料属于功能性聚合物。与传统硬质材料(如金属、陶瓷等)相比,聚合物通常具有变形大、质量轻、反应快和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智能仿生和新能源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由于聚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多物理场作用,如何通过结构的优化改善其多场性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功能性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微观力学方法,结合聚合物微观结构与粘弹性理论,拓展了聚合物的在多场条件下的理论研究。本文将分子链结构的大小从微观尺寸扩展至介观尺寸,并认为其物理性能、组合方式和结构形式等受到聚合物材料种类、几何形貌和内部填料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了拟分子链的概念;通过对单一物质的宏观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如应力-应变关系,温度效应等,重新定义拟分子链结构中链段结构的物理特性,建立了拟分子链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拟分子链结构在力场、电场和温度场作用下的响应以及性能优化问题。本文开展了如下的研究工作:
  首先,通过对Kelvin-Voigt模型进行重新组合,提出了一个拟桁架结构的粘弹性分子链模型,并对聚合物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根据聚合物类试件在单轴拉伸实验中的变形机理,考虑夹具作用与边界效应,将聚合物的实际变形等效为理想均匀形变与非均匀形变两部分。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尺寸试件在不同应变条件下的真实应力和测试应力,并定性定量探讨了几何尺寸、不同应变和不同预应力水平对真实应力的影响。最后,对试件的单步松弛试验、加载-卸载试验、拉伸-蠕变-松弛试验和多步松弛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模拟结果比Yeoh模型和Lochmatter模型的预测结果更为合理。
  其次,通过类比聚合物的微观结构,采用拟分子链结构改进粘弹性模型,提出了基于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粘弹性拟分子链模型。该模型能有效的描述介电弹性体(Dielectric Elastomer,DE)的大变形力学性能。通过外加电压,并将其等效为麦斯威尔应力(Maxwell Stress),可以实现聚合物的力电耦合。本文进一步研究了预拉伸、电压和几何特点对DE致动器力电耦合性能的影响。针对具有复杂几何尺寸或者复杂加载过程的DE致动器,探讨了其表面电荷的重新分布情况,并基于表面电荷密度重新计算了Maxwell应力。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剪切-拉伸试验也有较好的适用性。
  再次,根据粘弹性拟分子链模型,定量分析了表面几何形貌、内部填料和局部变形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链结构分布规律的影响,并通过局部概率密度函数对外场作用进行了修正。在统计力学的基础上,结合局部拟分子链密度函数,完善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力电耦合模型。应用该理论,模拟了典型介电薄膜-VHB4910的拉伸试验和力电耦合试验;进一步研究了以钛酸铜钙(CaCu3Ti4O12,CCTO)增强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复合材料的力电性能,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
  此外,提出了包含温度效应的粘弹性拟分子链模型,并研究了形状记忆聚合物-(SMP)及其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过程,对其形状记忆过程进行了优化设计。该模型的拟分子链结构由热部分和力部分组成:热部分和力部分的属性是通过类比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宏观热力响应定义的。之后,通过计算拟分子链结构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瞬时弹性模量确定材料参数,且在该过程中考虑了如下变量,如:拟分子链长度、链段数和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等。对典型的形状记忆材料-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热力耦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数据比较,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此外,通过改变模型的几何尺寸、交联密度和内部填充,对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效应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提高拟分子链的交联密度可以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效应。
  最后,为了研究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薄膜的疏水性和渗透性,建立了一个由主链-辅链-填料组成的三相粘弹性拟分子链模型。在该模型中,重点考虑了内部颗粒对拟分子链的排斥和吸引作用,并借此优化了拟分子链的局部分布概率密度。为了探究水与拟分子链的作用,引入一个表征外场作用的全局函数,该函数可由拟分子链结构和属性唯一确定。基于此模型,研究了二氧化硅(SiO2)增强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材料薄膜的综合性能,如:力学性能、疏水性和渗透性。最后,通过改变模型中颗粒的位置并分析颗粒对拟分子链的影响,讨论了复合材料薄膜在应用中的性能优化问题,以期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工具。
其他文献
绵远河流域是四川省重要的磷肥和磷化工生产基地,其沿岸分布了多达千余座的工厂企业且该河流穿过了许多人口密集区。上游磷矿开采;中游农业灌溉,磷化肥的生产;下游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等等,共同造成了绵远河严重的污染,严重危害着沿河两岸生活的居民的健康,也严重影响着两岸农作物的生长。以上各种工农业污染及生活污染的综合影响加大了河流污染源追溯及污染治理的难度。因此,如何有效地评价绵远河污染状况、污染物污染机
学位
砷(arsenic,As)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强烈受控于As的形态,而As形态转化又与铁硫等的氧化还原过程紧密耦联。异化铁还原菌(Dissimilatory Iron Reducing Bacteria, DFeRB)和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SRB)介导的铁硫还原在As的界面行为与效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关DFeRB和SRB介导的As形态转化及其潜在路径、
大气CO_2浓度的不断升高是造成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传统的物理化学CO_2封存技术存在运行成本高、产生有害物质等缺点。微生物CO_2固定为此提供了一条经济、环保的解决途径,且可以同时伴随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生产,帮助缓解资源紧张。本论文以微生物封存CO_2生产L-苹果酸为研究模型,基于化学计量学和文献挖掘分别设计了自养协同CO_2固定途径、异养协同CO_2固定途径、新型光驱动CO_2固定系统以及新型光
学位
光催化氧化技术在环境生态地球化学领域获得重要应用,成为水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研究的热点。光催化氧化技术的核心是光催化剂。铋(Bi)是自然界中唯一具有低毒性和低放射性的元素,被称为“绿色元素”。我国的铋矿资源储量丰富,铋金属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医药行业、铋合金及冶金添加剂行业。目前,国内铋行业对铋金属下游产品的研发投入不足,进一步拓展铋资源的实际应用非常有意义。本文研究铋系半导体材料在水体污染物降解方
学位
烟气脱硫技术主要应用于脱除工业废气中的SO_2组分,以减小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其中,电力供应、金属冶炼以及石油加工炼焦是三大主要的含硫废气排放工业类型,我国年累计排放量达千万余吨。烟气脱硫技术的主要脱硫设备为脱硫反应器,在反应器内部伴随着气-固、液-固或气-液-固三相的流动,如此复杂的多相体系同时伴随着颗粒聚团等多尺度结构和颗粒各向异性特性,直观表现为各相的不均匀分布特性,并直接或间
学位
2017年5月和2018年5月,在海河流域非常规水源补给下的河流中选取了五大河之一的潮白河和北京城区内四个典型中水补给的河流(清河、亮马河、北小河和凉水河)为研究水体,分析了沉积物中三种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及其变化,采集了底栖动物铜锈环棱螺和摇蚊幼虫的样本进行生物标志物测定以及转录组测序,并利用沉积物样本分析了研究区域的化学污染现状。运用理化监测与生物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评估了受试生物的毒性效应
有毒元素砷(As)污染农田、河流和地下水,严重威胁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砷污染主要来自工农业生产、岩石风化及含砷矿物的开采和冶炼等。高含量的砷通常以伴生矿物赋存于硫化矿物中,主要有含砷黄铁矿、雄黄和毒砂矿,其中以毒砂矿最为常见。毒砂矿中As含量高达45 wt.%。因此,毒砂矿氧化过程及砷释放机制一直是土壤学、矿物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现有研究往往忽视了毒砂矿与溶解态As相互作用过程,尤
学位
色泽是影响消费者选购油品的直观且重要的因素,有效抑制食用油在贮运、使用过程中的油脂回色现象是油脂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已有充分证据表明,油脂回色实质上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油脂体系的氧化失稳所致,油中内源性γ-生育酚的邻醌类衍生物——生育红是回色关键物质之一,研究探明生育红的氧化稳定性有助于揭示回色机理。为此,本文在生育红合成、结构鉴定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生育红的抗氧化活性,考察了其在脂质基质中的氧
学位
为了实现四川盆地三叠纪地下卤水中锂、钾、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揭示该卤水资源的成矿过程及卤水中盐类矿物的溶解和结晶规律,本论文以四川盆地三叠纪富锂、钾、锶地下卤水体系为研究对象,开展了298 K条件下五元体系Na Cl–KCl–Mg Cl_2–Sr Cl_2–H_2O、Li Cl–Na Cl–KCl–Sr Cl_2–H_2O、Li Cl–Na Cl–Mg Cl_2–Sr Cl_2–H_2O、Li
学位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微生物需要面临复杂的胁迫压力,如p H胁迫、极端温度胁迫、氧胁迫、高渗胁迫、有机溶剂和有毒代谢物胁迫等。因此,增强微生物的胁迫耐受能力是发展生物产业的基础。然而,微生物的响应胁迫受多层次的复杂调控网络控制,调节单个基因或几个基因的改善方法具有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论文以光滑球拟酵母和酿酒酵母为研究模型,开发了中介体工程来全局性改变转录调节网络的方法,对胁迫响应系统进行整体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