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光谱的土壤有机质反演及水分影响剔除优化建模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xm8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时监测土壤理化性质是实现精准农业的前提条件与必然要求,过去的20年间,国内外学者通过不断地实验与研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土壤属性高光谱预测流程并取得了较高的预测结果。然而,目前的研究大都在实验室内获取光谱数据,土壤样本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预处理,这无疑降低了高光谱技术的工作效率。因此,部分学者开始在野外获取光谱数据进行土壤属性预测。然而,由于野外环境与实验室环境相比更为复杂,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通常较低。因此,如何降低野外环境影响,提高野外光谱的预测能力,满足精准农业的“精准”要求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与难点。本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安徽省淮北市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土壤水分对光谱的影响及基于野外光谱实现土壤属性预测的可行性,以期为快速预测土壤属性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受土壤水分影响,土壤光谱在400~2450 nm内存在两个明显的吸收峰,分别位于1450 nm和1950 nm附近。通过提取两吸收峰的8种特征参数发现:1450 nm处吸收峰的特征参数与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更强,吸收波段波长位置、左半边面积、对称度、斜率与土壤含水率相关性优于其他吸收特征数。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法结合二维相关光谱分析发现土壤水分主要的影响波段为1000~1100 nm、1400~2100 nm及2200~2300 nm,当土壤含水率过低或过高还会影响500~800 nm的光谱特征。通过对比风干前后土壤光谱在主成分空间的聚集程度发现湿土土壤光谱的空间分布集成度明显高于风干土壤,说明受水分影响部分土壤光谱信息被掩盖,土壤水分降低了样本光谱之间的差异,采用直接标准化算法与辐射传输模型剔除土壤水分影响后,其在主成分空间的聚集程度明显降低;对比平均吸光度发现剔除后的光谱数据与风干土壤光谱曲线近似重合,表明两种算法均能有效剔除土壤水分的影响。不同光谱变换及波段筛选方法组合下对土壤光谱信息的提取能力差异较大,建立的土壤有机质预测模型精度差异明显。原始光谱及吸光度光谱筛选出的特征波段主要集中于400~1500 nm内,筛选出的特征波段占全波段的95%以上,但由于光谱间冗余度较高,建立的预测模型最高为B类模型,仅能粗略估计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一阶微分变换后筛选出的特征波段主要集中于400~500 nm、1885~1890 nm及2300~2450 nm,筛选出的特征波段占全波段的近50%,光谱间冗余度较低,建立的24个模型中92%达到C类模型,其中RPD最高为2.64,R~2最高为0.86,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连续统去除变换下筛选出的特征波段主要集中于410~560 nm内,筛选出的特征波段不足全波段的30%,建立的预测模型有25%达到C类模型,其中RPD最高为2.37,R~2最高为0.82。在3种一次特征波段筛选中PCC筛选的特征波段数量最多、波段间的冗余度较大,SPA与CARS筛选结果较少但部分特征波段与有机质相关性较低,这都限制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在3种二次波段特征波段筛选中PCC-SPA、PCC-CARS筛选出的特征波段数量大幅减少,建立的预测模型精度有所提升,PCC-CARS的筛选出的特征波段最少,但其建立的预测模型中存在部分模型精度降低,这可能是其筛选出的特征波段不足以表征全部有机质的光谱信息,导致预测模型精度较低。土壤样本在野外条件与实验室条件下光谱差异较大。与室内光谱曲线相比,野外光谱曲线更为粗糙且在1350 nm及1780 nm处存在两个极强的噪声波段。但两种光谱总体走势一致,在可见光波段光谱反射率快速增长,在近红外波段缓慢增长后逐渐降低。野外光谱经滤波、一阶微分变换后建立的土壤有机质R~2为0.51、RPD为1.43、RMSE为3.24,仅达到B类模型精度,光谱经过辐射传输模型进行水分影响校正后建立的土壤有机质预测模型R~2与RPD分别提升59.61%和67.13%、RMSE降低40.12%,模型的预测能力显著提升且达到C类模型精度,能够较好的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Spiking算法建立土壤属性预测模型时,传输样本的数量直接影响着高光谱预测土壤有机质的能力,当传输样本较少时其预测精度较低,随着传输样本的增加模型的预测精度迅速提升后逐渐趋于稳定,采用Spiking算法建立的预测模型,R~2最高为0.70,RPD为1.83,仅达到B类模型精度,相较于采用辐射传输模型,其预测精度仍然较低。图[28]表[4]参[134]
其他文献
在特种工程塑料中,聚芳酯是一类重要的高性能热塑性塑料,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机械性能及紫外屏蔽性,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及电子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受益于5G通信的加速建设,聚芳酯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目前国内高度依赖欧美进口聚芳酯材料,无法大规模量产聚芳酯材料,因此制备聚芳酯的相关工作需要引起重视。本文分别采用界面聚合和熔融聚合工艺制备了双酚型聚芳酯,通过调控反应组分的配比合成出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
学位
伴随多种多样芳香族化学有机物在工业上的规模性使用,水资源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更加严重。这样的芳香族化学物质若是排出到环镜中,会对居民的生活用水带来影响,随时侵害到紧缺的水土资源。故而,想要适应健康洁净和可持续发展观策略,分解余留的芳香族化学物质已变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本论文以Mn1-xCdxS固溶体光催化剂、Co/Fe负载MoS2为载体,探讨了光催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及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对有机污染
学位
目的 分析涌泉穴贴敷合清利活血解毒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A组与治疗B组,各100例。治疗B组应用洛索洛芬钠片治疗,治疗A组在治疗B组基础上应用涌泉穴贴敷合清利活血解毒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炎性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A组治疗总有效率97.00%高于治疗B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煤矿开采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造成地表沉陷和坍塌,地表易形成裂隙,造成土壤性质和类型的破坏,以及水土、养分的流失等,对矿区周边的村民安全产生威胁,人地矛盾不断锐化,土壤治理与修复成为矿区修复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土壤理化性质的监测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土壤理化性质的监测方式往往成本高、效率低,已无法满足需求,高光谱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土壤养分与理化性质监测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本研究在总结分析了高光
学位
深部开采时,围岩处于高静载状态,矿震产生的微小动载应力增量即可使叠加载荷超过临界值而诱发煤岩冲击破坏。煤岩体应力与深度呈一次方关系,能量与深度呈二次方关系,能量对于研究千米深井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至关重要。针对此问题之前许多学者对于能量多是宏观意义上的定性化研究,对于引起煤岩体静力破坏以及造成煤岩体冲击的能量类型缺少研究。本文以高家堡煤矿一盘区大巷为工程背景,对巷道围岩发生冲击破坏过程中的能量做了半
学位
针对上覆高位厚层砂岩顶板条件下煤层开采,以门克庆煤矿为工程背景,分析了高位厚层砂岩顶板空间结构形态;揭示了高位厚层砂岩顶板在煤层采动影响下的破断变形规律;研究了高位厚层砂岩顶板应力场和弹-塑性区分布特征;设计了预裂爆破方案并分析了效果,得到如下结论:根据关键层理论,判别出3102工作面上方存在4层关键层。揭示了高位厚层砂岩顶板在倾向上结构形态为对称“T”型覆岩结构,在走向上结构形态变化规律为:短砌
学位
目前学术界对不透水面的定义较多,尚未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说法。但从狭义上来说,不透水面一般多指的是阻止水流不能快速的渗入到地表以下,其主要为人工制造的硬化地表,如房屋建筑、道路、地下停车场等不具有渗透性的地表。研究不透水面是因为不透水面的扩张会造成城市环境的恶化,如导致地表径流量增多间接加剧水质恶化、增加市政排水和城市防洪压力等水文环境恶化的问题[2]。同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的加
学位
长期以来,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煤炭综合开采智能化,掘进效率低成为煤矿采掘失衡现象的主要原因。实际开采过程中煤岩识别分类是掘进装置自适应截割的基础,是实现智能化、无人化开采的关键技术。矿井环境可见度低,矿石粉尘含量高等因素制约了煤岩识别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阻碍了自适应截割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实现“智慧矿山”的主要难题。鉴于此,本论文提出基于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的煤岩识别特征波段筛选
学位
为研究过量施肥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比较并改进GPS卫星和BDS卫星单频反射信号反演土壤湿度的精度和可靠性,利用传统回归法、随机森林法和基于特征选择的随机森林法反演土壤湿度,比较同一卫星不同反演方法和不同种卫星相同反演方法的优劣性;分析施肥前后干涉特征参量变化规律,并验证三种反演模型的精度与可靠性。对于本文采集并筛选出的卫星以及特定的施肥环境,主要结论包括:1)卫星信号干涉特征参量与土壤湿度实测值相
学位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粮食安全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区域粗放的农业灌溉方式和无节制地开采地下水资源,使得区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难以保障,各种生态问题频出,因此,合理配置区域有限水资源变得尤为紧迫。内蒙古察汗淖尔流域属于典型的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蒸发量远远高于降雨量。由于近些年流域内耕地面积不断扩大,高耗水作物增加,地下水开采持续增加,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原有汇入湖泊的地表径流断流,湖泊面积大幅萎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