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西周金文为研究对象,以《殷周金文集成》、《近出殷周金文集录》和《新收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为原始材料,选取其中已识字,通过对西周金文的字形和字用(假借字、异体字、古今字)两个方酣别加以探讨,以期对西周金文的文字特点以及使用情况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份:
第一章为西周金文的构形特点。西周金文上承商代甲骨文下启战国文字和小篆,处於汉字体系的形成发展初期,在汉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早期金文仍保留原始文字象形的特性,甲骨文中“合文”、“倒书”、“异字同体”等原始文字现象仍未完全消失。另一方面随着汉字体系的发展,西周中後期金文逐渐摆脱前代早期文字象形、笔划繁复的特点向符号化的方向演进。
第二章为西周金文中的假借字研究。西周金文属於早期汉字,铜器铭文中假借字数量众多,在汉字体系中所占比例重大。西周金文中假借字分为本无其字的假借和本有其字的假借(通假)两类。本无其字的假借主要为专有名词假借(人名、地理名词、干支、数量用字、方位用字等)和虚词假借,专名假借字很大一部分为临时性假借,是这些专名在特定时期的临时记录手段,这种假借关系或随着专名的消失而中断(如人名),或随着时间的变化改换别的字形表示而形成新的假借关系(如地理名词)。其次为本有其字的假借即通假,此类假借在西周金文中也占很大比重,是理解铭文内容的关键。此类假借从本字与假借字的对应关系来看可分为借字与被借字之间的单向假借;借字与被借字之间互为双向假借;一个字表示多个假借义;一个假借义用多个字形表示等不同种类。从假借字的产生途径来看,可分为音同或音近的假借和形体相近的假借两种。假借字在汉字发展史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汉字体系形成时期,既有的象形、会意、指事等具象的造字法难以表示虚拟抽象的语言意义,借用汉字体系中已经存在的音同或音近的字形来表示假借义则弥补丁汉字数量不足的缺憾,完善了汉字作为记录语言工具的作用。假借字在汉字史上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促进早期形声字的形成,由於假借字的大量产生容易造成表义的模糊和混淆,因此在假借字的基础上增加表意偏旁,以原来的假借字作为声符形成早期的形声字。
第三章为金文中的异体字研究。西周金文作为早期汉字,没有经过大规模的人为规范所以异体字众多。本文异体字是指狭义的异体字,即汉字构件的不同而产生异体,而不包括汉字书写线条或笔势的差异而形成的异体。本章论文分析了西周金文中异体字产生的途径和方式。其产生方式和途径来看,可分为第一形符改变产生的异体字,这种方式产生的异体字又可以分为义近形符通用的异体字和一般形符改变所产生的异体字,第二声符改变产生的异体字。除了这种传统文字学意义上的异体字外,西周金文还存在同一文字结构不同的异构字,这些异构字的探讨有利於深入了解西周金文的文字发展状况及特贴。第四章西周金文中的古今字研究。论文此部份分析了古今字、异体字和假借字的关系。虽然一般认为古今字是历时的文字现象而通假字和异体字是共时的文字现象,但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今字替代古字的过程是渐进甚至是反复的,今字产生后古字并非马上消失,会出现二者共存的状况。因此在汉字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古今字、假借字、异体字相重叠的情况,古字与今字共存时就构成异体字,而假借字是古今字产生的一种方式。通过对西周金文中古今字的分析,其产生方式可分为;古字为象形字,今字增加声符变为形声字;古字为会意字,今字加声符变为形声字;古字为假借字,增加形符变为形声字替代古字表示假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