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澳大利亚产业内贸易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ps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产业内贸易作为一种重要的贸易模式被学者、专家广泛关注与研究。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发生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即在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间进行,随着二战后产业内贸易在发达国家的兴起,产业内贸易理论作为新贸易形势下挑战传统理论的突破口,更接近于贸易现实,解释并充实了以规模经济为表征的不完全竞争理论,为各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双向流动性,并使各国从中不断获得动态的贸易收益。长期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集中在发达国家之间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对经济水平发展不同的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较少。中国与澳大利亚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且分属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但两国的双边贸易总额近年来一直呈持续增长态势,随着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中澳贸易继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也将成为中澳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澳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中澳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是基于对以往产业内贸易相关理论进行总结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分别从双边贸易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入手总结了中澳贸易发展现状,运用调整后的GL指数对中国与澳大利亚的产业内贸易总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澳产业内贸易综合指数基本在0.2以下,水平较低,虽然整体比较稳定,但发展速度较缓。中澳两国虽然贸易互补性较强,但面对目前产业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逐渐占据主要地位的趋势与贸易结构升级、两国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仍应发展两国产业内贸易以提升双边贸易层次,从产品特征结构角度将中澳贸易中九大类产品分为初级产品与制成品,在利用GL指数对其各类产业内贸易水平分别进行测算,并结合产业贸易竞争力进行深入分析后,得出中澳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其类型偏重于垂直型,而非水平型。中澳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主要通过建立计量模型,选取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市场规模平均水平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因素四个变量来考察其对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程度,经过回归估计与检验修正,测度出人均GDP差值、外商直接投资额、双方进出口贸易总额对中澳产业内贸易指数有正相关效应;最后,从宏观策略和微观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促进中澳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策略建议。近年来,中澳两国经贸合作往来密切、互动频繁。澳大利亚已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中国也已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03年,两国签订了中澳经贸合作框架协议,2005年两国启动中澳自由贸易区(FTA)可行性谈判,现在已进行了13轮谈判。在双边贸易飞速发展的同时,其贸易结构正逐步发生变化,以机电产品、金属制品、纺织等产业内贸易将逐渐占据中澳贸易主体,对中澳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当前中澳贸易的贸易结构及其发展趋势,有助于促进中澳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发展,并提供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高校科研课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导出了规范管理、人本管理、动态管理等管理要素构成的高校科研课题管理新模式 ,并提出了新管理模式的具体运作措施。
珠海市莲花路街区存在商业空间不成系统、商业集聚力缺乏、公共空间缺乏活力、步行街过大的人流量影响地面环境等问题,需对其进行城市空间的立体化改造。规划保留旧的城市轴
医患纠纷的数量近年来逐渐上升,医患关系也因此变得愈加紧张。目前已有的应对医患纠纷的法律、行政等措施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作者力图通过本文运用公共关系的方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走共同富裕道路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
本文针对三四年级的日本本科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成语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偏误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成语语义全面正确的理解,成语句法运用不当,与句
图式是结构化了的背景知识,是认知的基础,为揭示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认知心理和性格特征提供了有用的途径。威尔逊是海明威在《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这篇佳作中塑造
论述了MSA的成功运用,有助于企业保持其质量保证体系的稳定运作,提升市场竞争力。
本文以山东A集团年产6万吨结晶葡萄糖项目为案例,从该项目的市场分析、项目的初步规划、项目的财务评价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项目的前期评价,试论证该项目的可行性。在可行性分
深圳福田中心区22、23-1街坊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在1995年~1998年发生了三次大的调整,在道路形态上,经历了由窄到宽、由疏到密、由不规整到规整、由粗放到精细的变化过程;在地块
公共空间既是城市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连接城市各功能区的重要纽带。对比欧洲城市在公共空间的历史文化氛围塑造、系统化建设、空间尺度及人性化设计等方面所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