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6年我国高校开始试办高水平排球队以来,我国高校排球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截止2004年我国已有教育部、省市教委审批的排球试点学校36所。经过近20年的发展,山东省普通高校排球运动队不但在数量上有了明显的改变,而且在技术水平上也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和山东财经大学等高水平排球队曾多次打进我国大学生排球联赛的前几名行列。尽管山东省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排球运动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有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山东省普通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队中运动员情况、教练员情况和运动队的管理模式、训练因素、后勤保障情况等进行调查,论述并去剖析影响山东省普通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队发展的因素,探讨山东省普通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队发展的对策,为使普通高校置办高水平排球运动队的脚步尽快与国际置办高水平排球运动队的步伐统一起来做准备。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山东省普通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员的年龄结构相对比较合理,运动队生源主要来自于普通高中生和体校的学生,运动员的技能水平还需要提高,招生管理政策上采取的优惠政策不够多,有待进一步完善。2、山东省普通高校高水平排球教练员队伍比较年轻,学历结构不太完善,工作任务较繁重,参加培训的机会少,在管理体制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来促进教练员队伍的建设。3、山东省普通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员训练的时间、次数和训练的方式基本上符合了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现状,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的矛盾仍然存在,学校领导对排球运动队的建设不够重视,大部分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4、山东省普通高校的高水平排球运动队参加竞赛的机会比较少,影响了运动员和教练员训练的积极性,运动员得不到充分的比赛锻炼,这对他们整个队伍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5、山东省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队大部分是独立办队,经费比较匮乏,来源渠道比较少,虽然经费的投入基本上可以维持日常的训练的,但是要想参加足够多的比赛就需要有更多的资金来支持。6、山东省普通高校的场地器材设施不够理想,虽然有场地但是不能很好的满足他们的训练需求。后勤保障方面中的膳食营养和医务监督等没有比较完善的机构和组织来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7、运动员的就业渠道不够宽,就业有一定的压力,学校对运动员就业的倾向性政策不多关注不够到位,导致运动员对就业产生后顾之忧。对策如下:1、学校要加强对运动队的重视,在招生中要充分考虑运动员的各项技能素质,注重对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水平的要求,多采取一些吸引高水平运动员的优惠政策,完善招生政策,扩大生源,完善后备人才的培养。2、学校要重视具有教练潜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使用,增进教练员岗位培训和再提高情况,提高教练员业务水平,完善教练员的师资力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练员管理制度,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情况,从而推进高水平排球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3、尽量做到文化学习与训练“两手抓”,解决“学训矛盾”的问题。学校也要建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更加详细的规章从而促进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更加制度化。4、山东省应该注重竞赛制度的建设情况,多举办一些排球联赛来促进各高水平排球运动队之间的交流,而且多参加一些国家或者国际举办的大型排球赛。5、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广开渠道,实现经费投入结构的多元化渠道,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加大扶持力度,并从根本上转变我们的思想观念,把市场机制引入其中,走体育产业化道路,加快了山东省普通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队市场化的步伐。6、健全运动员训练的后勤保障制度,加强对场地器材的科学管理,完善场地设施情况。学校要注重运动员的膳食营养,可以制定专门的食谱,设立专门的食堂并加大对运动员的补助。重视运动队的医务监督和防护工作,加大对运动队的医务补助方面的投入。7、学校应把就业指导纳入大学的必修课程中,适当的减少了运动员在求职过程中的盲目性。体育行政部门也应该拓宽运动员的就业渠道,鼓励他们自主择业,提高高水平排球运动员的就业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更好的吸引人才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