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可以通过多种入路实施,其中以喙突入路以及VIB入路最为常用。喙突入路即以喙突尖内下2cm为进针点,垂直进针。VIB(verticalinfraclavicular block)入路即胸骨颈静脉切记与肩胛骨肩峰的中点(锁骨中点),紧贴锁骨下方,垂直进针。本研究应用解剖学以及超声学方法测量以上两种入路的多组数据,比较两种入路定位的准确性以及安全性。由此选择一个简单易行、定位准确且安全性高的入路。然后进行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采用喙突入路,对神经刺激器引导下定位臂丛神经后束或外侧束所得的阻滞效果进行比较,以求找到一个能提高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的定位方法。
方法:实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应用解剖学和超声学方法进行测定。解剖学测定部分:解剖10具新鲜尸体的双侧锁骨下区,分离出锁骨、喙突、臂丛神经以及胸廓外侧缘(肋骨或肋间肌)后,测量以下数据:VIB入路中,臂丛神经与锁骨下缘的交点与VIB进针点(胸骨颈静脉切记与肩胛骨肩峰的中点,即锁骨中点,紧贴锁骨下方)的距离Xv,交点在锁骨中点外侧为正值,内侧为负值。VIB体表进针点与臂丛神经表面的垂直距离Dv1,此处臂丛神经表面中点到肋骨或肋间肌的水平距离Dv2。喙突入路中,臂丛神经与喙突尖的位置关系Xc与Yc。喙突入路体表进针点(喙突尖水平向内2cm,垂直向下2cm)到臂丛神经表面的垂直距离Dc1,此处臂丛神经表面中点与肋骨或肋间肌的水平距离Dc2。超声学测定部分:随机选择20例因非上肢疾病行手术的患者。每例患者均接受双侧锁骨下区超声检查。在病人体表标记出 VIB 入路的进针点。调整B超探头使其位于锁骨下动脉的正上方,缓慢减轻探头对皮肤的压力至最小,冻结图像。测得此时探头中心与进针点的距离Xv',探头在进针点外侧为正值,内侧为负值。测量皮肤到锁骨下动脉上缘的距离Dv1',胸膜外缘到探头中心的水平距离Dv2’。在病人体表标记出喙突入路进针点。调整探头使其位于腋动脉正上方,缓慢减轻探头对皮肤的压力至最小,冻结图像。测得探头中心与喙突尖的水平以及垂直距离,Xe’及Yc’。皮肤到腋动脉上缘的距离Dc1',胸膜外缘到探头中心的水平距离Dc2’。
第二部分为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选择70例择期行上肢肘以下外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外侧束组和后束组,外侧束组利用神经刺激器定位外侧束,后束组定位后束。采用Wilson提出的喙突入路,以喙突尖内下2cm为进针点,垂直进针。两组患者分别定位外侧束或后束后注入0.5%罗哌卡因30ml(含1:200,000肾上腺素)。定位外侧束即用神经刺激器引发桡侧屈腕的远端运动反应;定位后束即引发伸腕伸指的远端运动反应。在给药后5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分别评价上肢五支终末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和肌皮神经)分布的皮区感觉阻滞程度。在局麻药注射完毕后30分钟,上肢的五支终末神经分布的皮区痛觉完全消失定义为阻滞成功。并记录五支终末神经所分布的皮区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给药后30分钟时运动阻滞程度、阻滞操作所需时间、定位神经时的进针深度以及神经刺激器的最小刺激电流。
结果:第一部分的解剖学测定:VIB入路中Xv左侧为0.3±0.7cm,右侧为0.1±0.6cm,与总体均数0c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喙突入路中,Yc左侧为1.9±0.9cm,右侧为1.6±1.0cm,均明显小于总体均数2cm(P<0.05);VIB入路中的Dv1,Dv2分别小于喙突入路中的Dc1,Dc2(P<0.05)。超声学测定:VIB入路中,探头中心与进针点的距离Xv’左侧为0.1±0.6cm,右侧为0.1±0.8cm,与总体均数0cm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喙突入路中,探头中心与喙突尖的水平距离Xc’左侧为1.9±0.6cm,右侧为1.8±0.6cm,垂直距离Yc’左侧为1.8±0.8cm,右侧为1.8±0.7cm,以上各值与总体均数2cm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VIB入路中的Dv1',Dv2’分别小于喙突入路中的Dc1',Dc2’ (P<0.05)。
第二部分的临床研究:外侧束组阻滞成功率为53.1%,后束组阻滞成功率为78.9%,后束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外侧束组(P<0.05)。五支终末神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外侧束组为23.8±6.7分钟,后束组为21.3±6.7分钟,后束组略快于外侧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外侧束组为9.2±2.1小时,后束组为12.9±4.3小时,后束组明显长于外侧束组(P<0.05)。操作时所用的最小刺激电流外侧束组为0.45±0.05mh,后束组为0.42±0.06mA,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时的进针深度外侧束组为3.3±6.3cm,后束组为3.7±0.8cm,后束组的进针深度明显大于外侧束组(P<0.05);阻滞操作所需时间外侧束组为4.3±1.5分钟,后束组为5.3±2.0分钟,后束组所需操作时间较长(P<0.05)。
结论:通过两种入路的解剖学与超声学研究,我们认为两种入路相比,喙突入路较VIB入路更具有安全优势。VIB入路的进针深度较喙突入路浅,而进针点到胸膜的水平距离较小,即离胸膜较近,发生气胸的风险大于喙突入路。VIB入路中以颈静脉切记与肩峰的中点即锁骨中点为进针点,垂直进针是合理的。喙突入路中2cm的值可能偏大,造成进针点过于偏内侧偏向下,需要根据患者的体型调整进针点与喙突尖的水平及垂直距离。
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我们得出结论:引发后束所支配的运动反应后单次给药的阻滞成功率(78.9%)要高于引发外侧束所支配的运动反应后单次给药的阻滞成功率(53.1%)。所以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时选择性地定位臂丛神经后束的远端运动反应(伸腕伸指)可以明显提高阻滞成功率,此时的进针深度比定位外侧束时的进针深度平均深0.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