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系与中心超大质量黑洞间的协同演化是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有理论认为,星系通过星暴质量增长活动和黑洞吸积质量增长活动间存在演化关联,是协同演化的关键机制之一。并合主导的从LIRGs到QSOs的演化图景由Sanders第一次提出来,到现在为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观测证据,包括在从LIRGs到QSOs的演化中间形态的发现。我们发现了10颗新的红移在0.3附近的光学光谱选择的后星暴类星体。通过星族合成和合成谱能量分布,我们研究了其宿主星系的星族年龄,黑洞质量以及爱丁顿比率。我们发现这些后星暴类星体的黑洞质量约108M☉,热光度为爱丁顿光度的百分之几。宿主星系的年龄介于几百个Myr到几个Gyr之间。这一结果表明在并合触发的星暴活动和类星体被触发(或光学可见)之间存在着时间延迟。如果星系并合触发恒星形成的机制同样的也在触发类星体的活动性,那么必然将会在两者之间产生某种联系。这一明显的时间延迟也许表明AGN并没有直接影响恒星形成。在并合到后星暴演化过程中,AGN在停止恒星形成活动上也许不像我们之前认为的那样重要。恒星形成活动的停止主要来自于恒星自身的反馈过程,AGN相关的反馈只是起到抑制低水平的恒星形成。后星暴类星体的合成谱能量分布显示其和极亮红外星系的联系密切,推算出的红外光度也已经达到了亮红外星系的级别,暗示这些光学光谱选择的类星体很有可能处于极亮红外星系向光学类星体演化的过程中。我们使用CIGALE程序对这些源的SED进行了拟合,我们得到的结果显示AGN辐射所占的比例小于40%。在后星暴类星体中AGN的红外贡献与(极)亮红外星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果假设这些后星暴星系从(极)亮红外星系演化而来,我们发现AGN的热光度贡献可能存在一个比例上升的现象,即在后星暴类星体中AGN的热光度贡献高于(极)亮红外星系,表明AGN逐渐增强,但是还是恒星的贡献占据了红外辐射的主要部分。这也是后星暴类星体可能处于从亮红外星系向类星体演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