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革命?革命何为?——1927年国共分裂后国民党内部各派系对革命的阐释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zlzl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革命可谓是二十世纪的中国最宏大的历史现象之一,而革命一语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阶段划分,清王朝统治之前,由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合理性尚且存在,革命经常与大破坏、大动荡联系在一起,因而甚少提及。1898年之后,革命一语以新的面孔出现,它逐渐由以往的避讳、隐匿变为进步、先进的代名词,以至于人人将革命视为时代赋予的使命。在这种革命观念的支配下,革命成为一种新道德,凡不主张革命的,就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就是反动,“革命”与“反革命”形成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同时“反革命”的头衔也被加诸在不同政见者和政治敌对党派之上,甚至革命的同路人也被视为危险的竞争对手。谁争得了革命话语的解释权,便能名正言顺的成为革命事业的领导者,继而成为当时的掌权者,这也成为各党派竞相争夺革命话语的主要因素。各党派纷纷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革命做出了新的阐释。在这种情况下,垄断革命的话语解释权也成为各党派争夺革命继承权的主要途径。  正因为此,1920年代的“革命”与反“革命”话语既带有浓烈的专断性,又赋有浓烈的任意性。1920至30年代的国民党人,对外要与共产党、青年党等党派争夺革命的话语权,对内则要统一对革命的阐释,以便稳固国民党的统治。国民党走上执政道路后,继续进行着孙中山未完成的革命事业,他们以正统革命者自居,希望通过革命来建立新的国家,然而,由于国民党内部成分复杂,加之孙中山逝世使国民党内群龙无首,这就使党内派系林立,长时间无法统一,国民党各派为争夺革命话语权及对革命的领导权,更为争夺政权,各派系纷纷从利己的角度对革命进行阐释,他们竞相以“革命者”自居,形成了各自的革命话语体系,这就使得革命一语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面孔。  本文通过对革命一语的追述,以国民党党内各派系为出发点,对各党派的分化、组合进行论述,并进一步剖析不同党派如改组派,中央派,再造派,第三党对革命所做出的不同阐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论述不同党派对革命做出不同阐释的原因以及给国民党造成的影响。  
其他文献
新加坡自建国以来一直都是人民行动党在执掌政权。在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过程中,新加坡建立了威权体制。在威权体制下,人民行动党垄断了国家政权,反对党一直处于政治的边缘。历
期刊
期刊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和在住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
级配曲线是由富勒模型中最大粒径和形状系数两个参数来确定的,富勒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使用性能良好的级配。级配曲线图是由形状系数和最大粒径组成的直角坐标系,它可以表示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由于中共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判断,导致整风运动变成反右倾运动,阶级斗争扩大化。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乡村社会的群众运动接连不断。1961年,河南信阳地区出
期刊
期刊
期刊
在唐五代宋初的中国西北社会,柴普遍适用于社会生活中。敦煌遗书中出现了柴、磨柴、茨柴、刺、白刺、刺柴、柽、柽刺、栓、枝、芦、茭、草、木等词汇。在西北出土文献中,“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