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双层结构预测控制算法及策略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j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型预测控制(MPC)以其处理多变量、复杂约束、强耦合控制问题的能力广泛应用于过程工业。传统MPC以动态控制算法为核心,实现输出设定点的跟踪,其设定点通常由操作人员根据经验给出。随着MPC相关理论技术的发展,往往是在MPC动态控制上增加一层稳态目标计算,优化求解设定值传递到下层进行动态跟踪。设定值的选取是否合理直接决定被控对象能否到达最佳的运行状态,因此,对于控制器的总体性能而言,稳态目标计算层的性能相对于动态控制的效果更加重要。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MPC性能提升的研究主要针对动态控制层的稳定性,抗扰动能力以及动态控制效果等方面进行,很少有针对控制器稳态优化性能提升的研究。本文以稳态目标计算为核心进行高性能双层结构MPC算法和策略研究,基于LP-MPC形式的双层结构预测控制,以软约束调整降序优先级方法解决上层稳态优化不可行问题,进而以影子价格为基础对稳态优化约束边界进行整定,优化控制器全局经济性能,并从可行域角度分析了代价系数对于稳态优化结果的影响,最后以问题实例阐述了双层结构MPC的应用策略。本文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针对传统预测控制设定点人为给定的局限性,介绍了以LP问题进行局部稳态优化求解各变量设定值,结合DMC动态控制算法的双层结构MPC策略,并阐述了以参数分析为主要手段的经济优化方法,从而引出本文高性能双层结构MPC的研究方向。2.针对稳态目标计算不可行问题阐述了软约束调整的加权方法,为有效地突显不同约束条件的优先级特性,进一步提出软约束调整降序优先级策略,并从可行域大小及计算复杂度两个方面分析了降序策略与单纯加权方法及升序策略的性能差异,从理论上证明了降序优先级方法在性能方面相对另外两种方法的优势。3.针对稳态目标计算约束边界设定优化问题,以过程输出的历史数据估计扰动特性从而确定约束的可整定范围,并以影子价格分析不同约束对于系统性能的贡献大小,由此提出基于影子价格的约束边界整定策略。代价系数由过程输入输出对应的成本和效益决定,而其设定值影响优化问题的寻优方向,因此从可行域角度分析代价系数设定对稳态目标优化结果的影响,形成代价系数分析方法。4.针对双层结构MPC在实际过程的应用,阐述了过程对象分析方法,并针对CMMO问题提出了基于优先级的稳态优化多目标协调策略,进而以三个实例问题的处理,阐述了以参数分析和整定为主体的高性能双层结构MPC应用策略。
其他文献
空车调配是铁路运输技术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铁路车辆资源有效配置、确保铁路均衡运输、提高铁路货车利用率和适应市场经济、指导运输生产的重要手段。我国铁路拥有运
在矿山生产过程中,提升机主要用于提升矿石,下放物料以及运输人员,其运行路径为循环的往复运动,所带负载为位能性负载,对其电控系统要求比较高,提升机控制系统性能的好坏不仅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己经成为世界新能源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以分布式发电与微网实验室建设为研究背景,介绍了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三相并网风力发电系统,研究了系统中逆变器的控制方法。本文首先对风力发电进行了概述,介绍了我国和世界风电发展状况。当今风力发电技术,大功率直驱和双馈是两个重点发展方向,本课题就是采用了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加交直交变流系统的结构模式。然后介绍了不同风速下风力发电机的最大
模糊集、粗糙集与软集理论都是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有效工具,而粒计算却是处理复杂问题的强有力的方法.本文对上述理论都有所涉及,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通过重新定义Zoom-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公共外交能否达到预期甚至意外的效果?在民众中产生何样影响?回答这些问题,在今天这个传媒发达、民意主导的世界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上海交通大学人文与艺术研究院的“世博
随着我国高速电气化铁路的大规模兴建,其供电可靠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接触网开关监控系统是牵引供电系统实现故障隔离的重要技术手段,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气化
近年来,我国电网快速发展,输电线路电压等级也在逐步提升,高压、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通常使用两根地线。而多数文献只讨论两根地线都接地的情况,但目前工程上的普遍做法是将两条地线中的光纤复合地线(OPGW)连续接地,而另一条普通地线(CGW)则分段接地。对于两根地线接地方式不同的输电线路,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EMTP程序不能直接计算其线路参数、地线损耗、潜供电流,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误差。本文将构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各行各业信息化程度逐步推进,工作效率和信息资源共享程度显著提高。传统的水土保持监测数据都是通过人工记录,并以纸质的方式保存在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