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理论的哲学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tao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性问题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时新的问题。说古老是因为哲学史上一贯有着普遍性的追求和本质主义传统,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公共性的体认和吁求;说时新是因为当下世界正在以全球化方式进行整合,建构更大范围内的公共世界已经成为时下的一种普遍愿景。与此同时,当代世界的各种冲突和矛盾也在急剧蔓延,全球问题已经波及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个人,为了克服矛盾和解决问题,建立世界范围的公共性已经成为当下的现实选择。正是因为公共性范畴已经日益成为一种当代叙事的显性话语,而又面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历史课题,因此本文选择以公共性研究为题,对其进行一种基础性元理论研究,从而帮助认清人类目前困境的公共性匮乏的实质,这样也就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基本的理论资源。  在公共性概念的理解上,笔者尝试把公共性概念纳入哲学史的普遍话语叙述当中,坚持历史和当下两个维度,克服当前理解的政治化情结,统摄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两个方面,对公共性进行如下解释:公共性作为世界普遍存在的本质属性,是在共在的世界中不同的存在者之间广泛具有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依存,是多元性与一元性的共同存在和价值共性,并因而构成现实世界的生成机制和展现过程。从该定义可以看出,公共性既是一种理念和原则,同时又是一种现实世界的生成机制,在积极建设的意义上,它又是一种方法论准则。公共性的存在有不同的层面,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内在地存在着公共性,这种公共性将世界筹划为一个内在自洽的整体,从逻辑上来说公共性的存在也具有唯一性,它作为世界整体的本质属性是不可分的。但就像世界的存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方面和层次,整体世界的公共性一方面表现为与世界的同一性,另一方面又在世界存在的多样性中体现为不同的领域和层次。也就是说世界整体的公共性也是要通过世界的具体存在来表现,只有在世界存在的不同领域和方面看到其公共性的本质和同一,世界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才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积极存在的。正是出于这种理解,这才有了本论文的理论框架和逻辑结构,下面对文章内容结构分别进行说明。  上面文字基本上是对本论文第一章内容和主旨的基本说明,也是全篇论文得以成存的前提交代。合理地提出公共性概念,并从哲学史的角度对该合理性做出明确说明,然后结合当前各种公共性理论资源,从哲学角度对公共性做出本篇论文的科学诠释,与此同时对该问题的研究原则及意义做出部分说明,从而为下文展开起到铺垫和基础作用。  在公共性概念的基础上,首先对世界整体的公共性进行考察,只所以这样,一方面受到公共性理论的内在逻辑要求,因为公共性概念只有针对世界的一般性整体存在才有意义;另一方面从公共性的实体表现来说,它最基础的存在形态和样式应该是世界整体,这是出发点也是终点,公共性问题的探讨就是因为世界整体存在的多元性和一元性差异所引起的,如何在日渐支离破碎的世界存有中实现世界的统一性,并用这种统一性来弥合和化解当代世界的诸多分歧和争端,实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平相处,这无疑成为公共性探讨的主要理论旨趣。正是为了服从这一主旨,才从人类历史、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不同层次对世界整体的公共性做出具体分析和说明。应该说,公共性本身就只能是世界整体的公共性,个别意义上的公共性是无法存在的。可是普遍的公共性是有实体内容的,它必须通过具体存在显现出来,否则公共性的整体和普遍就等于虚无,也就是说它要在实体性中得到现实说明。因此世界整体的公共性与下文各具体层面的公共性在逻辑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对本来意义上的公共性进行说明。  世界无论是被看作认识对象还是安身立命的场所,它都应当是一种整体性存在。可是,世界何以作为一个整体存在?这种整体性存在的根据是什么?先验于人的世界的存在及其客观统一性是不需要通过人的精神去赋予的,它是客观独立实存的,无论是在发生逻辑上还是在实际演化上它都具有绝对的优先性。人的生命本身也是在世界已有的生物进化中逐渐出现的,人的出现及存在也应当符合世界存在的一般属性。世界作为整体的存在对于所有的存在者而言都是一样的,所有的存在者都是因为分有和共享世界的存在而获得自身的存在性。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具有某种内在的关联和一致性,这种内在属性是与世界自身的存在同一的,我们把这种使世界普遍存在联系起来并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内在属性称做世界整体的公共性。之所以说它是公共的,是因为它作为世界最普遍的属性使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得以生成,惟有它才可以把内在于世界的所有存在者联系起来,并且使它们因为分有了这种共同的世界属性而相互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自洽于世界的普遍存有当中。对于这种公共性的理性思考和领悟就是哲学,尽管我们说世界相对人而言是永恒的,但人只能在世界存在不断延伸的一定阶段上才得以出现,而且人也许还将会在世界的永恒存在在之中偶然消失。但人是具有特定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存在,人注定要以自我思维的同一性去把捉世界整体的内在公共性,这就是以形而上学的方式,即哲学的方式对世界整体的公共性进行的反思和把握,也正因为这样,对世界整体的公共性的领悟才成为可能。  从人类历史的一般角度阐释公共性的发生和体现,从而把握公共性的人类历史表现形态,是本论文仅次世界整体公共性的探讨之后必须要说明的。人类历史公共性的发生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具体展开的,在不同历史时期人的实践可以有不同的内容和方式,但都是人的活动,这就决定人类历史的根本性质不会发生变化,都是人的活动的展开,尽管因为人的活动的差异导致人类历史的阶段性不同,但从其发生和过程的一致性来讲,它始终保持公共性的同一。通过实践把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有机统一起来,并且在不同历史阶段赋予这种统一以不同的内容,就是人类历史公共性的展开。人类历史之所以具有公共性的同一,主要在于人类实践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该社会性集中表现为人的认识的普遍性和人的自主性。与人的发展阶段相对应,人类历史的公共性也相应存在三种类型。与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相对应的是消极公共性;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因为物的中介而表现为物化公共性;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相对,人类历史呈现的是积极公共性。也正因为这种阶段性差异,从而使人类历史公共性存在着可通约性与不可通约性、共时性与历时性、抽象性与具体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等矛盾,当然这些矛盾也会伴随人类历史公共性的增长得到缓解。  人类历史公共性的增长也是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在共时性与历时性两个方面都会有所显现。迄今为止,当代世界的公共性应当是人类历史公共性的最高增长阶段,作为公共性的典型形态,当代世界尤其强调“公共”领域的关怀,个人、群体或国家的自我关怀也是通过公共关怀实现的,这既符合人类的理性选择也符合历史进化的辩证法,因为当代世界已经完全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即意味着同质化,这就使“世界社会”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开始自觉为现实的力量,在该力量的促使下世界范围的共同体想象已经逐渐转化为一个现实化了的公共过程,在社会架构层面上就实际地表现为全球的民主化和市场化走势。该走势又反向强化全球化的进程和深度,因此人的主体性也开始由单个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过渡,这是全球化的人学意蕴,该意蕴是通过领域合一与虚拟化两个方面来实现。当代世界的公共性与传统相比较,战争、货币和语言的媒介性体现的更为突出,其传播方式更具有现代社会的特点,同时这种特点也在现代话语叙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通过启蒙和批判而倡导交往行动的理论都可以看作是对当代世界公共性的一种话语叙述。  当代世界的公共性要具体通过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来体现。当代社会经济形态与历史相比已经有所变化,现代生产力已经空前发展,虽然其在物性的层面上还包含着生产资料,但现代生产力的物质形式更加复杂和多样,这就使其以更加丰富的方式把人和世界同构起来,给自在世界以更纯粹的人性,给人以更纯粹的物性,使二者在更深更宽的领域内一致起来。当代市场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市民社会的世界化、经济领域的全球化,无疑都是经济领域公共性力量的实际表现和结果,这种力量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和强劲。  与传统相比,当代政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当代政治领域的公共性转型。当代政治领域的公共性对于国家实体的依赖性明显减弱,国家不再成为政治领域公共性资源的惟一垄断者,政治公共性的增长源头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当然与当代政治的实际变化是一致的。国家、社会、市场和个人之间在当代互有渗透,当代大多数国家都选择以发展经济为核心,国家管理与社会治理等政治功能的发挥也都相继服从经济这个中心,经济开始作为调节和治理社会的有效杠杆,也发挥着政治的功能,这就使当代政治表现出明显的家政化症候。国家不再像过去那样与社会、市场和个人严格对立,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有益和解,这种和解是以国家的相对式微以及社会、市场和个人的相对增长来实现的,全球化力量在这种变化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通过以上对公共性的理论和现实分析,最终的落脚点当然应该回归于人的日常生活世界。按照这种公共性的精神和理念对日常生活进行调整,提升人存在的自觉性和意义性,使人的自为存在和自然存在实现统一。生活世界的公共性不单是在其对世界的统一性筹划上,同时在于其对世界统一性的显现上。作为时间性存在,生活世界是延伸向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是历史和未来得到积极关联的中介,这就注定生活世界的历世方式永远是现实的。只有在现实的生活世界里,过去才会以现实生命的形式被合理地保留于现实之中,也只有在这种历史的整体延伸和积极保存中我们才可以筹划和预见未来。生活世界作为栖居的场所,它应当与世界整体的公共性保持一致,尽管现实往往使这种吁求带有乌托邦色彩,但从社会安排上应该弥合社会与自然、公民社会与国家、国家与个人之间的过分对立,实现生活世界的和谐统一,借鉴社群主义和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资源,通过公共性意识形态的成长和培养,提高人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公共精神和公共理性,进而使世界整体的公共性在人类历史的演绎中真正回归于人的生活,并且使这种回归走向自觉。真正作到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先天狭隘,化解人与自然的根本对立,这样,生态问题、贫穷问题、贫富差距问题、战争问题等自然就得到抑制,人的生存和发展也才会真正得到保障。
其他文献
导线选择是大跨越输电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介绍了对特强钢芯高强耐热铝台金绞线的特点及其在大跨越输电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以广东省某新建大跨越输电工程为例,对各种导线型式
讲解《滥竽充数》这一课文内容的有效引导策略,充分尊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语文教师学习。 Explain the effective guide strategy of t
期刊
本文试图从网络交往这一特定的视角分析网络对当今人类现有生存方式的全面冲击与影响。论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对本文的主旨进行说明,即在以往经典交往理论的基础
顽固性高血压在治疗上很辣手,预后也不佳。所谓顽固性高血压,是指用3种以上的降压药仍未能控制者。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是克尿噻、β受体阻断剂加上肼苯达嗪、甲基多巴或哌唑
本文基于OpenStack云平台部署Swift云存储服务器,采用Android技术开发网盘客户端,实现文件的上传、下载、移动、复制、等文件管理功能.文件在内部存储机制上采用冗余切片,数
研究新生儿的染色体核型,不仅可以测定群体中染色体疾病的频率,而且可以获得关于人的染色体自发畸变率的原始资料。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报导过一些北美、欧洲和日本新生儿染色
牟宗三先生是当代新儒学主要的、影响卓著的代表人物。他一生致力于中西哲学的融合。他通过阐释康德哲学,梳理中国哲学,最终建立了道德的形上学体系。  在牟宗三先生的著作中
因子Ⅷ相关抗原(简称ⅧR:Ag)在我国已初步应用于临床。它不仅有助于鉴别血友病甲与血管性假血友病,还可作为某些疾病高凝状态及血管内皮损伤的辅助诊断。我们应用火箭电泳法
近15年的一些报告提出,作为诊断标志使用亚甲蓝和其他染料。作者所在的新生儿监护单位用亚甲蓝判定空肠饲管位置,出现了异染粒(Heiz body)性溶血性贫血,提示今后婴儿服用亚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