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zhou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维度之一。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运用词汇和语法结构写出句子和文章,也表现为运用衔接手段有效提高文章的连贯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恰当运用代词、连接词、省略句,替代等衔接手段来实现指代,连接,替代,省略等衔接关系,从而使文章连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也要求学生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因此,如何使文章上下文衔接,语义连贯应成为学生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然而,在目前的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大部分的高中英语老师和高中生对语篇的衔接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不能恰当运用衔接手段。为了解决学生写作中的衔接手段使用的问题,笔者基于Halliday和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选取了自贡市某中学高一年级两个班的82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班40人,控制班42人),对高中英语写作展开了为期10周的实证研究。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衔接手段的使用情况如何?(2)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写作教学对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衔接意识有何影响?(3)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写作教学对学生衔接手段的使用频次和准确性有何影响?针对以上三个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测试和访谈三种方法来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期间,实验班采用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教学方法,控制班沿用之前的教学方法。实验前后,作者对上述两个班级进行写作测试,从前测作文中找出学生在衔接手段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统计学生前测和后测作文中衔接手段使用的频次,衔接手段使用的错误率,使用软件SPSS26.0进行数据分析,旨在探究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写作教学对学生衔接手段使用频次和准确性的影响。其次对实验班分发调查问卷,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选择六名学生进行访谈,以分析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写作教学对学生衔接意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前,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衔接意识不强,主要关注语法和词汇,不能恰当运用衔接手段,存在指称误用,替代混乱,省略错误,连接词形式单一等问题。实验后,学生的衔接意识和运用衔接手段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具体表现在,学生认识到语篇衔接的重要性,关注到衔接手段在其写作中的应用,作文中照应,连接和词汇衔接的使用频率明显增加,种类上更加丰富,错误问题减少。最后,结合研究结果,作者对教师在如何提高学生衔接能力方面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希望对今后的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定的启示。
其他文献
当前,国际教学学术理论研究逐渐成熟、实践探索逐步展开,教学学术的发展已然成为一种国际趋势。教学学术是一种知识传播的学术,它以教师自身教学为研究对象,强调教师反思、研究自身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为一种全新的学术观,它与当前倡导高校教师回归教学遥相呼应,是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选择。地方高师院校教师作为未来中小学教师的教师,其发展教学学术对师范生教学素养的养成、自身专业发展、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及特色发
粤自然资规字[2019]7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完善我省乡村产业用地保障政策体系,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号)等文件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实施点状供地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聚焦乡村产业振兴,实行点状供地模式
期刊
相较于传统的块状供地,点状供地这一新的供地模式更符合集约节约的用地要求,也非常适合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的落地。文章以广州市花都区的两个乡村振兴项目案例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点状供地政策在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规划调整效率、完善规划管控体系、探索实施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践十多年。由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教育部于2013年启动了高中课程改革。2017年,新版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和标准出台,明确指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化学核心素养包括五个方面: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电子产业的推陈出新。21世纪是一个科技为主导产业的时代,手机可以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帮助人们获取信息,从而成为最便捷的信息载体之一。但是,随着人们广泛地使用手机,手机成瘾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高中生群体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此类现象。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自尊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为研究工具,探究高中生的自尊与自我控制在父母教
当前,高中实用文阅读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有待优化,主要表现为教师缺乏设计意识,设计质量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这些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利用问卷调查法等,对高中实用文阅读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进行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活动设计的优化策略。本文分四章论述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第一章阐释了研究意义、关键词,梳理已有文献,为本研究提供基础,明确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第二章,旨在探讨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
生态涵养区建设用地对于城乡融合发展尤为珍贵。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做好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是保护生态涵养区和促进绿色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保障农民利益的核心问题,在诸多要素中应首先得到破题。
期刊
HPS(History,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教育即科学史、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教育,在东西方教育研究领域属于一个较新的研究方向,也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它将HPS教育内容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是为了提升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进而培养其科学素养。我国对HPS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教育改革对科学本质的切实要求,以及最新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核心素
随着时代发展,开始对科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科学即论证。同时科学探究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在催促科学教育的转向。图尔敏作为将论证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代表性人物,他所提出的论证模式在论证教学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将图尔敏论证模式与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力学版块结合,为保证基于该模式的课堂论证教学能够有效开展,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阐明图尔敏论证模式的内容及意义,物理教学中的科学论证具有哪些特征以及科学
英语倒装句是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倒装句的句式结构复杂多样,且知识点比较分散。传统倒装句教学侧重于对倒装句外在的句式特点和语法规则的教学,虽能大概归纳倒装句的用法,但对倒装句的认识大都停留在倒装句结构的表层,难以触及到倒装句的深层认知特点。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主要是机械化记忆,通过背记规则公式来理解和掌握倒装句,难以熟练的使用倒装结构。本文针对高中英语倒装句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用认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