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二十多年的对外开放与市场化改革,中国产业的地区分布发生很大的变化,大部分制造业产业已经或正在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同时,在此期间,中国的东西部地区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本文主要对中国的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以及地区差距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研究考察了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对外开放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以及对外开放对地区差距的影响机制。然后通过相关指标的计算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分布的典型事实和中国的地区差距概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发现八十年代由于新旧工业基地的轮替,地区专业化和产业分布不平衡稍有退化,而九十年代产业集中则明显加速。还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间的差距在八十年代前中期短暂的下降然而在九十年代持续上升。
本文另一部分研究工作是在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下考虑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关因素以及新贸易、新经济地理因素对产业集聚的影响。运用了中国的省级panel数据检验了包括对外开放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经济地理学的一些预期在本文中得到支持,传统贸易理论中的对外开放因素对产业集聚有明显的解释力,即我们发现对外经济开放促进了产业集聚;市场容量、城市化、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政府作用的弱化也有利于产业集聚;沿海地区具有产业集聚的地理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在前面的描述性分析部分可以看出地区差距和产业集聚两者的关系,即地区差距也是促进产业集聚的一个原因。所以本文的计量部分仅分析了产业集聚的原因,而对于地区差距的原因没有用计量的手段作出。
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及给出政策建议,大力推动一体化进程,扩大对外开放,将目前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转移到内陆地区,可能是实现缩小地区差距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目标迈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