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源性细胞在DMN肝纤维化小鼠肝内微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扶正化瘀方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521k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骨髓源性细胞在二甲基亚硝胺(DMN)肝纤维化小鼠肝内微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扶正化瘀方的影响。   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的骨髓细胞经尾静脉移植给全身接受致死量γ射线照射的同品系小鼠体内,两个月后,受体动物分为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用DMN按每次10mg/kg体重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隔日一次,共四周。成模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扶正化瘀319方组以及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商品名:威佳)组,319方组和pHGF组分别给予扶正化瘀319方流浸膏和促肝细胞生长素,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用药4周后,测定肝功能(血清ALT、AST、Alb及T.Bil);Jamall氏法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放免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HE染色及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肝窦超微结构变化;vWF免疫组化检测肝窦内皮细胞表型改变情况;GFP荧光免疫组化及GFP/α-SMA、GFP/CD32荧光免疫组化双染检测骨髓源性细胞在肝脏的归巢和分化。   结果:(1)骨髓细胞移植两个月后,受体动物外周血中出现满视野GFP+细胞,DMN腹腔注射4周可形成显著肝纤维化。(2)与模型组比较,319方组和pHGF组肝功能(血清ALT、AST、Alb,P<0.05)有所改善,血清HA含量及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降低(P<0.05),肝组织炎症、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减轻,vWF免疫组化染色减弱(P<0.05),内皮失窗孔减少,基底膜变薄甚至消失。(3)对照组肝组织内偶见GFP+细胞,模型组肝组织内GFP+细胞增多,主要分布于纤维间隔区域,并且表达肌成纤维细胞标记物α-SMA。(4)与模型组比较,319方组肝组织GFP+细胞明显增加;pHGF组增加不明显。(5)319方组和pHGF组纤维间隔区GFP+/α-SMA+细胞数量均减少,肝实质内GFP+细胞以及GFP+/CD32+细胞数量增多,319方组作用更加明显。   结论:(1)骨髓源性细胞在DMN所致的肝纤维化过程中可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参与肝纤维化及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过程。(2)扶正化瘀319方具有抗实验性小鼠肝纤维化及肝窦毛细血管化的作用。(3)扶正化瘀319方抗肝纤维化及肝窦毛细血管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骨髓源性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有关。(4)扶正化瘀319方可促使骨髓源性细胞向肝实质内迁移,并诱导其定向分化为正常肝窦内皮细胞,重建肝窦结构。
其他文献
露天矿滑坡,地下平巷围岩失稳和地面塌陷是矿山三大主要地质灾害或岩土工程问题。据优势面的分析观点,它们是受优势断裂或优势面控制的。采用专家判断,机制分析和定量模型相
2010年12月31日,中国文联、中国美协2011年“送欢乐、下基层”慰问团在新年到来之际,来到美丽的海南,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上午10点,中国文联、中国美协2011年“送欢乐、下基层
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问题时都需要“思考”,这种“思考”就是思维,这种“思考”的能力就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对感性材料进行概括、分析、总结、比较、抽象、具体
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受益终身,不良的行为习惯则给幼儿的未来埋下不堪设想的隐患.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所幼儿园的不容忽视的工作,如何培养不同幼儿良好的行为
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往往感到枯燥无味,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确保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创设数学情景、介绍有关数学的发生发展的历史、
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包含了许多方面,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几点尝试,它包括培养兴趣、指导方法、鼓励质疑、鼓励创新等几
在新课程理念下,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学与探究学习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而且重视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新课改理念的核心,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努力用科学的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启迪创
本文研究了CSUT(Ⅰ)浸金新药剂的浸金行为,探索了CSUT(Ⅰ)处理氧化矿和原生矿的浸金效果,考察了不同氧化剂、浸出pH对CSUT(Ⅰ)浸金性能的影响,并与氰化法进行了对比,发现CS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