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iO<,2>及其改性化合物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feng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性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提高,电池在工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锂离子电池是继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绿色化学电源,LiNiO<,2>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比能量高、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性价比高、无环境污染等优点,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正极材料之一。但是,由于LiNiO<,2>中的Ni<3+>高温时不稳定,易还原为Ni<2+>,且高温时锂易挥发,因而易形成非化学计量比的化合物[Li<,1-x>-Ni<,x>]<,3b>[Ni]<,3a>{O<,2>)<,6c>,导致材料电化学容量降低,不耐过充,热稳定性差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材料制备工艺的改进和改性的研究,以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推进其产业化进程。 本论文采用两种不同的制备方法制备LiNiO<,2>,优化了制备的工艺条件,并对材料进行掺杂改性和包覆改性研究。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XRD、TG-DTA、SEM和交流阻抗(ACI)等检测,研究了LiNiO<,2>及其改性化合物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变化。应用第一原理局域密度泛函研究了LiNiO<,2>及其掺杂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能带密度、态密度,从理论上对材料的导电性、稳定性和掺杂改性机理进行解释。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 以LiOH·H<,2>O为锂源,Ni(OH)<,2>为镍源,LiNO<,3>为助熔剂,首次采用高温固相熔融加压法制备层状LiNiO<,2>正极材料,考察了第二段烧结氧分压、LiOH与LiNO<,3>摩尔比、锂镍摩尔比、第二段烧结温度对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第二段烧结氧分压0.4 MPa,LiOH与LiNO<,3>摩尔比0.9:0.1,锂镍摩尔比1.1:1,第二段烧结温度775℃。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正极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82.2 mAh·g<-1>,库仑效率为80.9%,30次循环后容量为149mAh·g<-1>,容量保持率为81.8%。容量和循环性能都很好,容量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交流阻抗(ACI)研究表明,电池体系中电解液电阻和电极/电解液界面双电层电容都很小,正极活性物质的性能对电池特性影响很大,其中Li<+>在电极材料中的脱嵌和扩散是充放电过程的控速步骤。计算知Li<+>在Li<,x>NiO<,2>材料中的化学扩散系数在1O<-9>cm<2>s<-1>数量级,比较高。 首次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Ni<,1-y>Co<,y>(OH)<,2>、Ni<,1-y>Al<,y>(OH)<,2>、Ni<,1-y>Mn<,y>(OH)<,2>和Ni<,1-y>Mg<,x>Coy(OH)<,2>前驱体,再通过高温固相熔融加压烧结LiOH、LiNO<,3>、前驱体材料混合物制备Co、Al、Mn单相掺杂材料和Co、Mg联合掺杂材料,研究了掺杂对LiNiO<,2>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由结果可知:随着Co掺杂量的增加,材料的循环性能提高,经过2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都在86%以上。其中,Co掺杂量为20%时材料性能最佳,首次放电比容量和2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167.2mAh·g<-1>和94.92%。采用元素Al和Mn对LiNiO<,2>进行单相掺杂,当掺杂量为20%时,材料循环性能均有所提高。LiNi<,0.8>Al<,0.2>O<,2>和LiNi<,0.8>Mn<,0.2>O<,2>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和2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160.0 mAh·g<-1>、162.9 mAh·g<-1>、95.75%、93.12%。 Mg、Co联合掺杂时,由于Mg<2+>不参与材料电化学过程,因而当Li<+>大量脱出时,Mg<2+>起到支撑和钉扎稳定作用,提高了材料的容量和循环性能。但由于Mg本身没有活性,当掺杂量过大时,放电比容量降低。Mg和Co掺杂量分别为10%和15%时,材料性能最佳,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75.3 mAh·g<-1>,20次循环和3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分别92.85%和88.02%。 采用沉淀-低温烧结工艺对LiNi<,0.8>Co<,0.2>O<,2>进行MgO包覆改性。当包覆量为5%时,材料性能最佳,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3.7 mAh·g<-1>,30次循环后材料的容量保持率为91.5%。MgO包覆可以避免LiNi<,0.8>Co<,0.2>O<,2>和电解液的直接接触,有效抑制与电解液的恶性相互作用,显著改善材料的循环性能。 以β-Ni(OH)<,2>为原料,K<,2>S<,2>O<,8>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β-NiOOH,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Ni(OH)<,2>加入量、Ni(OH)<,2>与K<,2>S<,2>O<,8>质量比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22 h,Ni(OH)<,2>与K<,2>S<,2>O<,8>加入量之比1:4.5,反应温度25℃,Ni(OH)<,2>加入量20 g·L<-1>。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β-NiOOH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91.3 mAh·g<-1>,3次活化后达到最大值,为243.4 mAh·g<-1>。 以β-NiOOH为镍源,LiOH为锂源,加入LiNO<,3>助熔剂,首次采用低温固相熔融法制备LiNiO<,2>正极材料。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锂镍摩尔比、LiOH与LiNO<,3>摩尔比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20 h,反应温度550℃,锂镍摩尔比1.05:1,LiOH与LiNO<,3>摩尔比0.85:0.15。XRD研究表明产物中存在少量Li<,2>O和NiO<,2>杂质,水洗去除Li<,2>O后,材料有较好的首次充放电性能和较好的循环特性,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71.4 mAh·g<-1>,30次循环后材料的容量保持率为83.20%。 对LiNiO<,2>及其掺杂化合物LiNi<,0.75>Co<,0.25>O<,2>、LiNi<,0.75>Al<,0.25>O<,2>、LiNi<,0.75>Mn<,0.25>O<,2>进行第一原理计算,结果表明理想的LiNiO<,2>材料中电子容易转移,在充放电过程中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LiNiO<,2>晶体中主要是氧和镍之间成键,镍离子和氧离子的相互作用比较强,而锂离子只是对导带的高能“边缘”有一些贡献,和锂离子具有相同贡献的还有O原子的2s轨道和Ni原子的4s轨道。对LiNiO<,2>进行掺杂后,材料中电子更容易跃迁或转移,材料导电性能和稳定性增强。掺锰和掺铝之后材料的电离能降低,说明失去最外层电子更容易,即电子在材料中跃迁和或转移更加容易。
其他文献
本文以榆林孙家岔低变质粉煤与煤直接液化残渣为原料制备的新型煤基电极材料作为阴阳极,采用电吸附技术处理氰化提金废水。主要针对高浓度提金废水与硫酸锌沉淀后液,研究了煤基电极材料的制备条件与电吸附工艺条件对电吸附过程的影响及工艺技术参数,并深入探讨了反应机理。研究表明,在碳化温度800℃、HNO3浓度10%、活化时间16h的条件下,自制的煤基电极材料吸附能力最强,处理效果最佳。当吸附电压为2v、吸附时间
本文从非线性动力学角度对房颤R-R间期进行了深入分析,证明了房颤R-R间期为6.2~7.5维混沌动力学系统.鉴于房颤R-R间期的复杂性,有必要在已有的非线性动力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
Corex工艺采用非焦煤代替焦炭进行铁水冶炼,是21世纪十分具有潜力的炼铁新技术。Corex工艺的预还原和终还原分别在上部的还原竖炉和下部的熔融气化炉中进行,因此料柱骨架需承
反应扩散系统是一门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抽象模型.以往的研究多是针对于反应扩散系统在某一领域中的具体现象,深入研究其动力学行为的发生机制与调控方法.近年来,
作为一种媒介技术的表征,真实电影的成熟扩展了人类学影像的纪实功能和真实观.提出分享人类学理念的让· 鲁什通过真实电影完成了人类学纪录片的实践转向,他以介入和采访刺激
《文镜秘府论》是日本平安时期高僧空海编纂的一部汉诗理论著作,《九意》是《文镜秘府论》中十分重要的一章.文章重点考察了《九意》的标题结构、内容结构及其所蕴含的中日朴
多模态磁共振技术能够无损的检测脑的结构和功能,目前已经成为研究活体人脑的重要手段。但是如何全面深入的挖掘基于多模态影像数据的信息,已成为神经科学和医学领域的新热点和
中铝贵州分公司两段法砂状氧化铝生产的拜耳-烧结混合铝酸钠溶液AO浓度从过去的145g/l逐步提高到165g/l,一段法砂状氧化铝生产的纯拜耳铝酸钠溶液从170g/l逐步提高到180g/l,同
论文针对我国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在进行拜尔法溶出时必须添加石灰的特点,系统研究了添加石灰对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溶出性能的影响机理,并对石灰添加量对氧化铝溶出率、溶出赤泥
拉斐尔前派画家、诗人但丁· 加里布埃尔· 罗塞蒂将诗歌比作“纪念碑”与“硬币”,他认为诗歌与绘画一样,都是对瞬间情感的记录,都具有诗与画、具象与抽象两个方面,这两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