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尝试从思想史的视野出发,以朱光潜与李泽厚两位美学家的思想文本为主要对象,深入考察1978—1985年间中国美学的复苏,希冀在一个反思与批判的识度之中,揭示出新时期初期“美学热”潮流之下中国文化主体性的起源与流变的成因与脉象、价值与意义。全文分三个部分:导言,正文五章与结语。
导言首先提出考察新时期美学的思想史视野,确认研究的价值。其次对新时期中国美学学术史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最后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本文持守“外缘影响”与“内在理路”相结合的双重思路,具体运用思想文本分析与知识社会学相结合的方法,以考察1978—1985年间的中国美学复苏的思想状况。
第一章重构中国美学复苏的历史情境。新时期美学复苏所面对的历史困境是,自五四以来整个中国现代美学三次浪潮所造成的极端境况,去人性化、去主观化、去传统化,标示出了这样一种美学乃至文化危机的主要特征,它们构成了新时期美学复苏的历史与逻辑起点。为了脱离这一困境,经由美学家们审慎智慧的把握,中国美学的复苏走上了一条“中间道路”。它呈现为,在左的教条主义与右的虚无主义之间坚持批判性思维,在去政治化的时代趋势之下依然保持了对政治性的深刻关注。
第二章梳理中国美学复苏的问题进路。中国美学复苏的思想脉络,并非简单的断裂或者延续。新时期伊始,具体美学研究从求真模式转向了求诚模式,宏观文化态度再认了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中国美学复苏是一个在多层面展开的“回心转意”历程。中国美学复苏的根本问题,是对美好生活与健全社会的追求。它的具体实现依赖于感性与沟通两个重要因素,从而美学显露出了“感通学”的潜在意义。美学所追寻的不仅仅是“美”,更是“美好”。
第三章开始进入中国美学复苏的内在演进理路,考察回到康德的思想意义,它所标识的是中国美学复苏的主体论问题。首先界定了主体性探寻的历史语境,人的迷失与思想迫害构成了哲学追问的动力与背景,潜藏于康德批判之中的是隐微写作的政治关注。其次主体意识的辨析,揭示了社会主体性与个体主体性、理性主体性与感性主体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其实质是如何妥善处理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问题。从主体意识走向共通意识,成为了这一问题解答的积极路径。
第四章考察回到马克思的思想意义,它所标识的是中国美学复苏的人性论问题。首先马克思思想的多重维度得到重描,在阶级革命的传统认识之外,一个既有现实性、又有理想性品质的马克思形象浮现。这一双重品质,在中国美学复苏对马克思思想的重新汲取中,便展现为实践意识与人道意识,其实质在于既要推动社会生产进步,又要不失人性理想追求。
第五章考察回到维柯的思想意义,它所标识的是中国美学复苏的传统论问题。晚年的朱光潜对维柯思想进行了大力译介,其历史哲学与文化哲学的意义胜过美学意义。维柯思想向美学敞开了历史与文化的双重维度。李泽厚承续朱光潜,从积淀说出发,经由美学史与思想史的双线探索,引导美学研究走向了“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的中国式智慧。历史意识与文化意识的实质意义,在于进入文化与历史的深层,采撷来自民族生命根茎的养分,提炼为新的凝聚力与团结感。
结语对中国美学复苏的文化意义作出总结,认为它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与厚重的承担感。美学复苏与文化主体性开启,其实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由回到康德、回到马克思、回到维柯,中国美学重新接引进主体性、共同人性、传统性,这既是对现代美学历史困局的重新解答,更是对未来整体文化建设的执著追问。另外,还进一步探讨了普遍性与特殊性双重问题立场的方法论意义,超越于一般的历史考据和比较研究,它为当前的美学研究重新引入了现实感与方向感,在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历史的同时,也使我们愈有力地把握了现实,更有信心地推动中国美学向未来的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