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病毒病害病原的初步鉴定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ldd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表现皱缩症状的三七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学、血清学、电镜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初步证明表现该种症状的三七中含有包括一种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在内的至少3种不同病毒。ToMV虽然也曾被检测到,但并不是主要的病原。 通过摩擦接种的方法将发病三七叶片的汁液接种于4科17种指示植物,结果所有供试植株均不表现症状;将发病三七叶片与感染TMV的普通烟,感染ZYMV的小西葫芦叶片分别研磨后按一定比例混合,接种指示植物,结果指示植物症状的严重度与发病三七叶片提取液浓度的高低密切相关。因此,证明三七中含有抑制病毒侵染的物质。 ELISA分析结果表明,除第一次采集的样品与ToMV有血清学关系外,后两次采集的样品与本实验室保存的14属29种抗血清均没有血清学关系。 对第一次采集的样品提取总RNA,用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得到了ToMV3′端部分序列。对后两次采集的样品提取dsRNA,结果提到4条大小不等的dsRNA,以dsRNA为模板,进行反转录,最终得到了病毒双链cDNA的随机片段库。随机挑选12个克隆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2个克隆中有3个克隆的序列与Potyvirus病毒有较高同源性,可以确定为该属病毒;另9个克隆分别与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ice ragged dwarf virus)、啤酒酵母L-A病毒(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virus L-A)、姬菇球形病毒(Oyster mushroom isometric virus)有一定的同源性,可能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其分类地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定。 提取发病三七叶片的总DNA然后用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没有检测到植原体的存在。提取总RNA进行双向SDS-PAGE,没有检测到类病毒的存在。 采用RT-PCR方法自扩增出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 ZYMV)的CP基因,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上,获得的重组子pET-ZCP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C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33.0 kD。将融合蛋白纯化后免疫兔子,获得了特异性较高的抗血清。酶联法测定该抗血清效价为1/4096。
其他文献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有关老年人的起居饮食、健康养生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等,需要电视媒体乃至全社会给予高度关注。就电视媒体来说,必须有所作为,办出老年人喜闻乐见的电
目前,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培育为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减少动物粪便对环境的污染,转Bt水稻为抵抗每年因虫害造成减产提供有效手段的同时,由于外源基因的人工插入,可能改变植物原来的基因组序列,进而影响植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和物理化学结构,从而对土壤生态系统存在一定的风险。而土壤生态系统是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场所,长期种植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和转Bt水稻,可能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肥力,同时会造成Bt毒
已知GAS1和GAS2位于依赖PMK1的MAPK信号途径的下游;缺失Gas1和Gas2,主要引起稻瘟病菌致病性下降。本文用cDNA阵列检测稻瘟病菌gas1gas2双突变体的基因表达情况,并获得以下研究结
辣椒疫霉(Photophthora capsici)是一种具有很大危害性的蔬菜病原菌,侵染寄主范围广,包括辣椒、番茄、茄子、瓜类等多种茄科及葫芦科植物。随着这种病害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在
新月弯孢菌是引起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优势病原菌。目前,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在有些地区已构成严重威胁,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鉴于该病害对玉米生产的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硝酸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世界范围内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往往处于晚期阶段,临床治疗方法多以姑息治疗为主[1]。在过去很长一
本文在简要介绍功率超声加工技术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影响系统工作品质的重要因素及其解决方法,采用单片机搜索的方法成功地检测出系统的“最佳工作状态”,应用单交量最优化原理实
本研究以一株发酵性能优良、对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ee)具有高毒力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HB-3菌株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生物学特性、最佳发酵培养
由于苏云金杆菌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及害虫对其抗药性的产生,人们逐渐转向利用生物技术将Bt的杀虫基因转入其它更有优势的微生物中。本研究从本实验室分离的野生型苏
在脊椎和无脊椎动物体内,离子型Y-氨基丁酸受体主要介导神经和肌肉细胞中快速的抑制性突触传递。作为环戊二烯类和苯基吡唑类杀虫剂的重要分子靶标,昆虫的G A B A受体一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