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基于m值的高效超塑性成形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lp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合金是极其重要的轻质结构材料,它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高的比强度和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因此在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业和化学工业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超塑性成形具有成形压力低、变形大和能获得精确的外形尺寸等优点,开展钛合金的超塑性研究不仅可以解决钛合金加工过程中的一些难题,而且可以降低零件的制造成本,扩大钛合金的使用范围,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在钛合金的最大m值(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以下简称m值)超塑性研究、钛合金应变速率循环超塑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钛合金基于m值的高效超塑性变形理论,探索钛合金在超塑性变形过程中不仅有良好的超塑性变形,还能大大提高超塑性变形效率的实验方法,该理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Visual Basic环境下编写了基于m值的高效超塑性拉伸控制系统的程序,该控制系统能很好地实现对拉伸机的控制、实验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并具有绘制实时监控曲线等功能。最后,将各子程序整合后,形成了一套完整、高效的超塑性研究方法。随后,本文对TC6合金的超塑性进行了研究,在850℃~950℃之间不同的变形温度下,分别采用基于m值的高效法、最大m值法、应变速率循环法对不同显微组织的TC6合金进行高温拉伸试验。实验结果表明:钛合金基于m值的高效超塑变形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超塑变形的效率并获得了良好的延伸率,在900℃,当最小m值设置为0.3时,细晶试样的最大延伸率为1696%,拉伸时间仅需57.6分,变形效率提高了1029%,粗晶试样的最大延伸率为604%,拉伸时间45.1分,变形效率提高了246%。最后,对TC6钛合金基于m值的高效超塑变形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了m值、实验温度、晶粒尺寸等变形工艺参数对变形的高效性和超塑性的影响,并对变形过程中的流动应力与变形温度、应变速率的关系以及变形后的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TC6钛合金采用基于m值的高效超塑性方法,m值始终是在设定的最小m值和0.9之间不断地波动变化,并且最小m值设定越大,拉伸时间略长,延伸率也略好。(2)温度和晶粒尺寸对超塑性能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延伸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并且在相同的温度下,晶粒越细,最大流动应力越小,应变硬化的速率越慢,应力达到峰值的时间越长。(3)基于m值的高效超塑性方法以晶界滑移为主要变形机制,在变形初期应变硬化效果显著,流动应力迅速增加到峰值,随后伴随着动态回复与再结晶的发生,流动应力不断波动并逐渐减小至试样断裂。变形过程中应变速率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波动并呈降低的趋势,相应的速度呈现递增趋势。(4)变形温度和变形量对显微组织有显著影响,温度越高、变形量越大晶粒长大越明显,在变形的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使晶粒呈现等轴化。
其他文献
以锡林浩特典型草原的TM影像为基础,结合野外路线考察,建立退化草地的分类体系,将草地分为轻度退化(含无明显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3个等级。利用马尔柯夫模型,步长为1年
目的探讨应用白细胞过滤器对全血或SAGM(氯化钠-腺嘌呤-葡萄糖-甘露醇)悬浮红细胞进行白细胞去除,比较白细胞去除前后血液的质量及临床应用现状,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方法
农田土壤肥力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 ,对其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显得非常困难 ,为了在对农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过程中尽量避免主观性 ,减少人为因素 ,人们更多地采用一
近几年包装废物造成的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在国际上已经逐步应用于包装生态设计、绿色包装评价标准制定、包装废物管理
于2008年在室内小型试验模拟生态系统中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铜锈环棱螺生物干扰对底泥耗氧率和上覆水营养盐通量的影响试验,根据铜锈环棱螺放养密度设置了3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
本文对德国影片《死亡实验》进行了宏观的心理学解析,用路西法效应来解析了狱警从正常人变坏的心理过程,从权威与服从的观点探讨了群体间、群体内及角色三个层面的权威服从,
现代社会,品牌作为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其重要性已经超过土地、货币、技术和人力资本等战略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品牌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培育出自
行政强制问题一直是我国行政法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基本国策的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行政强制制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保护行政强制中相对人
肉桂醛主要存在于天然樟科植物桂皮中,研究表明其具有扩张血管(Harada and Yano et al.,1975)、抗血小板聚集(Matsuda et al.,1987),抗肿瘤(Moon and Pack,1983)、抗细菌(Cha
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的跨文化敏感度对于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跨文化敏感度是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国现阶段对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