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中安全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qiefanq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计算和制造能力的快速发展,移动式、嵌入式终端的运算和存储能力越来越强。物联网上的相关安全协议及算法是当前领域内的研究重点。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物联网感知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依靠分散在环境中的大量节点,收集有用信息,以便人们能够使用这些信息进行各类分析和处理。由于能量受限以及以数据为中心的特点,数据融合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得到广泛使用。于是,数据的安全性问题便成了无线传感网络数据融合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着力于研究物联网中的安全数据融合技术,旨在提出适用于物联网感知层的安全数据融合方案,同时基于提出方案设计了一个基本的物联网感知层多节点数据融合及查询系统。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分析了物联网感知层的安全特性和其中传感器节点的性能,找出物联网感知层安全数据融合的基本要求,即隐私保密、节能和鲁棒性。另外,通过对现有的国内外安全数据融合方案的分析比较,指出适合于物联网的安全数据融合方案的研究方向。(2) 基于加法同态加密算法的安全数据融合方案CMT具有计算量小,框架简洁等诸多优点,但却无法克服参与者ID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传输开销的缺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共享密钥向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数据融合方案,通过使用密钥信息位代替节点ID的方式在节省传输开销的前提下为数据融合提供了安全保护。同时,通过加入组合消息验证码的验证,使得数据融合具有了完整性验证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经分析证明和性能比较,该方案在传输开销上较现有方案有明显改进,克服了已有方案的安全缺陷,能适用于物联网感知层环境。(3)为了满足数据融合的多样性要求,文章研究了基于伪装数据的非线性安全数据融合方案。基于伪装数据的KIPDA方案在不加密的情况下通过添加伪装数据实现隐私保护。针对方案不具备完整性验证的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复式验证的伪装数据融合方案,在安全性上得到了明显提升。(4)本文最后设计了一个基本的物联网感知层多节点数据融合及查询系统。该系统主要分为采集端、服务器端和用户查询端三个部分。其中,采集端各节点由多个ARM嵌入式节点组成,用于实现数据的收集和加密计算,各节点同时配备zigbee模块进行组网和数据的无线传输。服务器端通过建立多线程web服务器的方式来响应多终端对于数据的查询要求。用户查询端从服务器端获得密文后在本地进行解密。经安全性和可用性分析,该系统适用于物联网感知层安全数据融合。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正逐渐步入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通信安全日渐成为广大研究学者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随之而来的通信系统保密性相关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本文基于波形内插(Waveform Interpolation,WI)模型,针对特征波形分解问题、特征波形对齐问题和相位问题作了重要改进: 在特征波形分解问题上,本文提出了基于离散余弦变换(
人脸检测问题最初是作为自动人脸识别系统的定位环节被提出,它是在输入图像中确定所有人脸位置、大小、位姿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其在模式识别与计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提供短信、图像、语音等各种多媒体业务的手持多媒体终端正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国内外的军用和民用领域。手持多媒体终端通常采用高速嵌入式微处理器和嵌入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得到了迅速发展,基于GIS的监控系统成为交通运输中对各种交通工具进行合理调度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不能满足监控人员对目标进行实时的实物观察。同
服务等级协定(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是服务提供商和客户双方经协商而确定的关于服务质量等级的协议,是存在于服务提供商和客户之间的一个合约(或者合约的一部分),是
本课题属于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个人信息终端在智能化信息家电中应用--低功耗、低成本研究”(项目编号:BG2006002)的研究内容之一。本文作者参与设计了嵌入式无线视频传输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以及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图像的数量爆炸式增长,使人们陷入了海量数据的困境当中,为了得到更准确的符合个人实际需求的检索结果,个性化图像检索成为研究
损毁森林的三大灾害:火灾、病害、虫害。其中森林火灾的危害是最严重的,不但损毁宝贵的林业资源,导致大量的动植物灭亡,甚至引起森林局部小气候的变化,进而导致自然界的平衡
随着手机及相机分辨率的提高,数据工作的频率将超过40MHz,给LCD的显示带来了很大的干扰。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以图像压缩为基础的设计方案,通过消除图像中的大量冗余信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