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微囊藻毒素和磺酰脲类农药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iai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环境水体中基质成分复杂,而待测的有机污染化合物的含量通常是痕量级,因此在仪器分析之前需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便达到富集净化的目的。在环境污染物的分析中,固相萃取样品预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发展的高效、快速、便捷的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论文针对水中微囊藻毒素和磺酰脲类农药的磁固相萃取和固相膜萃取快速富集、分离和净化的前处理技术进行研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对环境水样中的微囊藻毒素和磺酰脲类农药进行分析。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了以磁性纳米粒子作为吸附剂的磁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水中微囊藻毒素MC-LR进行定量分析。对合成的C18包覆磁性纳米粒子进行形态表征,并对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如洗脱溶剂、洗脱时间、水样pH值、离子强度等进行优化。该方法在0.2~5.0g/L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R2=0.9995),方法检出限为0.056g/L。将该方法用于地表水的分析,加标回收率为74.7%,相对标准偏差为4.3%。该方法可用于水样中痕量MC-LR的快速、灵敏监测。(2)建立了一种基于C18固相萃取膜预富集、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环境水体中6种痕量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快速的分析方法。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考察了洗脱剂种类、洗脱剂体积、水样pH值和盐效应等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苯磺隆的线性范围为1.0~20.0μg/L,其余均为0.05~20μg/L,相关系数为0.9990~0.9995,方法检出限为0.019~0.037μg/L。对地表水和海水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2.6%~105.7%和89.8%~108.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7%~7.1%和0.5%~4.0%。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3)采用固相柱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水中6种磺酰脲类农药进行分析检测。通过优化各种萃取条件(萃取柱类型、洗脱剂种类及体积、上样速率、pH、盐效应),将其用于富集水样中磺酰脲类农药,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苯磺隆的线性范围为1.0~20.0μg/L,其余均为0.05~20μg/L,相关系数为0.9976~0.9998,方法检出限为0.02~0.04μg/L。对地表水、生活污水、海水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0~105.8%、89.9~104.5%和89.9%~97.5%,相对标准偏差均≤7.6%,该方法可用于环境水样中磺酰脲类农药的监测。
其他文献
为了取代传统车辆中点对点的单一通信方式,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实现数据间的共享,德国的BOSCH公司开发了应用于汽车中的CAN技术。CAN总线的使用,减少了各个节点中信号线的
<正>喝热粥,吃温性食物温食下肚,胃里立刻就会变得暖洋洋。从中医方面,推荐经常喝些热粥或鱼汤。粥中可以加点具有温中散寒作用的姜,具有一定的暖胃止痛作用。比如,高良姜10
期刊
微生物油脂又称单细胞油脂(SCO),是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以碳氢化合物和普通油脂作为碳源,辅以无机盐生产的油脂,以脂肪粒形式储存在细胞内。微生物油脂除主要含有甘油三酯外,还富含
PWM调制方式是并网逆变器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相比于正弦波PWM调制(SPWM)和空间矢量调制(SVPWM)方法,特定谐波消除法(SHEPWM)具有等效开关频率低、输出电压质量好及损耗小等一
番茄裂果病是影响陕北地区番茄种植经济效益高低的核心因素,其发生与养分的供应相关;陕北地区建设沼气池不仅能够极大地解决农户的用能问题,而且发酵产生的沼液、沼渣能够作为肥
<正>香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4000多种烟草燃烧所产生的物质,其中大多是有害的,如焦油、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氰氢酸、丙烯醛和尼古丁等。动物实验证明,吸入烟雾后,支气管平滑
<正>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血糖高,治疗的目标就是降糖。目前降糖药的种类很多,西药的、中药的加起来保守估计有几十种。如此多的降糖药,有些合用后或会加重不良反应,或相
目的:研究尤瑞克林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并对其临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120例,静脉滴注0.9%生理盐水配以0.15PNA的尤瑞克林,1次/d,用药7~14 d。此外给予抗血小
<正>工业烟尘污染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以工业烟尘污染治理技术和工程应用为对象,针对我国目前在工业烟尘污染治理领域的技术现状及亟须解决的关键技术开展应用和基础研究。
<正>李延萍1963年2月生,重庆市人。青海大学医学院中医系毕业。重庆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副院长,重庆市名中医、本刊常务编委、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药工作31年,曾师从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