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的“五四”书写研究(1919-1949)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chinaorist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四”作为现代中国的发端,已经有太多的历史叙述与研究,这些叙述研究把“五四”沉淀下来,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于“五四”的理解与认识。从“五四”发生到现今,文学创作特别是小说创作中也有很多关于“五四”的描写与想象,相对于历史研究的“五四”叙述,这些“文学中的五四”可能更有历史现场感和情感的渗入,更切近对“五四”的精神接受层面,也是对“五四”的想象、理解与阐释。本文主要研究“小说五四”现象,就是现代小说家如何在创作中讲述“五四”,为何要讲述“五四”,并把这些不同讲述看作是社会思潮和心理的反映,由此透视“五四”在不同时期的社会投影,以及文学想象背后所构成的“五四”阐释链。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讨论1919-1949年这一时段,大致按照现代文学三十年时序展开论述,呈现“小说五四”随历史演进的变迁过程。二十年代“五四”尘埃未定,小说对“五四”的描写多为即时反映,通俗小说率先介入,多停留于世事褒贬的表层。三十年代小说中“五四”逐渐显现历史回顾的形态,很多作品通过对“五四”青年的形象塑造来想象和打造历史,寻求社会变革的动力。四十年代出现对“五四”历史经验的反思,“五四”作为历史直接进入小说,或变为远景,成为一种精神遗产。在对小说中的“五四”书写进行历史梳理的过程中,必然牵涉到某些共时层面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采取的是史述与问题探究结合的方法,彼此穿插交汇。全文五章,大致内容如下:第一章论述小说对“五四”的即时书写。通俗小说家率先介入,“五四”作为时事进入小说。“五四”学生运动的合法性遭到质疑,新文化运动则被“漫画化”,如此书写的原因在于通俗小说家异调的“现代”想象及其在20年初期文坛的尴尬位置。第二章讨论大革命失败后小说家“回望五四”的矛盾姿态。一方面,他们立足的时代在“重估五四”,显出“告别五四”的倾向;另一方面,这些亲历了“五四”的小说家无法迅速切断自我与“五四”的精神联系。因此,质疑和肯定的声音矛盾地并置于小说创作中,造成了小说结构上的不协调——论文式的“五四”书写、未完成的成长小说、感伤的追忆小说等特殊的“五四”书写现象。与此同时,“五四”在小说中第一次被“历史化”,第一次表现在个体的经验世界中,第一次被标识为“现代”的起点。第三章主要讨论小说书写“五四”的主要方式:塑造人物形象。“五四”形象转化为人物进入小说中的典型代表是学生。他们在新文化的哺育中自觉反传统、反对封建礼教,以反抗父权、叛逆家庭的方式宣告“现代”个体的新生,成为小说中集中体现“五四精神”的重要意象。另外一些小说家则以讽刺和解构的方式表现出怀疑的态度。对现代学生形象的不同塑造反映出“五四”文学想象的多元化特征。第四章将讨论以小说书写“五四”历史的可能性。重点分析《五四历史演义》——现代文学史上唯一一部以“五四”为书写对象的历史小说,它的出现早在“五四”专史诞生之前。这部小说是三十年末“新启蒙运动”文化实践的成果,小说中的“五四”书写也与“新启蒙运动”的“五四”观密切相关。第五章探讨战时语境中小说家反思“五四”的限度。抗战爆发后,小说家“再回首”“五四”,主要表现出“超越五四”的倾向。小说中的“五四”书写呈现出简化、符号化、类型化的特征。“五四”在小说中被当作“反封建”的符号。小说中出现“新一代”的青年,他们为了应对战争时代提出的新问题批判“五四”,建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的价值观体系。无论是“超越五四”,还是“继承五四”,都表现出对“五四”的反思。实际上,是否、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继续所谓的“未完成的五四”,不仅摆在那个时代的小说家面前,也同样摆在今天的我们面前。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杜甫诗集中现存的一百四十余篇歌行作品进行编年梳理,力求系统呈现杜甫歌行一体的创作历史。并分为五个专题,从抒情、叙事、审美风貌、体制、音乐等五个方面对杜甫
王蒙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对当代中国社会生活有真切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其小说不仅呈现了中国当代社会政治生活的脉动,也对特定历史时期的老干部的人生遭遇与命运沉浮有生动
汶川地震后1年时,采用灾难暴露程度问卷、主观害怕程度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量表,对地震极重灾区的3058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考察灾难暴露程度、主观害怕程
采用HPLC法,对11个结球甘蓝叶片硫代葡萄糖苷(硫苷)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结球甘蓝叶片中共含有9种硫苷,分别为3-甲基硫氧烯丙基硫苷(IBE)、2-羟基-3-丁烯基硫苷(PRO)、2-丙
离心压缩机在石化行业的使用领域日益增多,在石化行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离心压缩机机组振动异常会影响压缩机正常运行工况,造成企业经济效益损失。文章主要探讨石化行
衔接是构成语篇连贯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篇章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翻译时,整体把握好语篇,注意两种语言之间衔接手段的转换,才能忠实再现原文,实现翻译的动机。
目的:探讨鸡蛋内膜加庆大毒素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脑出血患者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脑出血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新鲜鸡蛋内膜加庆大毒素联合红外线
目的:探讨根尖刮治术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常规根管术无法处理或者处理效果不佳的患者43例纳入研究,采用根尖刮治术后联合根
<正>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人员在利用废弃马铃薯薯渣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的研究中取得可喜进展。科研人员不仅筛选出生产细胞蛋白的优良菌种组合,还设计制定了利用马铃薯薯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医院真菌感染易感因素和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调查754例住院AL患者,有51例发生医院真菌感染(6.76%);对其年龄、住院天数、含激素联合化疗方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