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载脂蛋白H与磷脂膜的相互作用及其膜结合态构象的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ewy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载脂蛋白 H(apolipoproteinH,简称ApoH)是一种属于载脂蛋白家族的血浆 糖蛋白。目前为止,ApoH的生物学功能并不十分清楚。由于ApoH在体内的 很多生理和病理功能都与它和磷脂膜的相互作用有关,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 果还很少。因此,研究ApoH与脂膜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膜表面的结构将具有十 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本文应用单层膜、脂质体以及含有甲醇的有机溶剂体系等模型系统对ApoH 与磷脂膜的相互作用及其膜结合态的构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首先,我们利用气/液界面脂单层膜的方法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ApoH分子 具有较强的两亲性,能够插入带负电荷的磷脂膜内,蛋白的插膜深度约为2±1 A。ApoH的插膜的作用力来自膜脂一蛋白之间的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 其次,我们应用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等实验技术研究了与脂质体相结合 的ApoH的构象。实验结果显示当结合到带负电荷的脂质体表面之后,ApoH 分子的二级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蛋白分子被诱导产生出一定比例的α-螺旋 结构成分。通过改变脂质体中磷脂的组成和缓冲液中的离子强度等条件,我们 首次发现膜结合状态的ApoH分子具有两种不同的构象。在低离子强度条件 下,蛋白分子中大部分色氨酸残基吸附于脂膜表面,少部分插入磷脂膜内;随 着体系离子强度的提高,蛋白分子中非插膜的色氨酸残基将首先从脂膜表面脱 附,而插膜片段的脱附要显著滞后。ApoH分子在膜表面的构象变化为其在体 内发挥标记并免疫清除血浆中带负电荷的脂质体,以及在抗磷脂综合症等自身 免疫疾病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结构基础。 第三,我们应用含有一定浓度甲醇的缓冲液模拟膜一水界面区域的微环 境,对ApoH分子的插膜与其膜结合态构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进一步的研 究。在含57%左右甲醇的溶液中ApoH能被诱导产生出与其在负电荷磷脂膜表 面几乎相同的构象;同时经该有机溶剂体系处理后,构象发生变化的ApoH分 子的插膜能力也相应增强。经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这时有更多的蛋白质分子吸附于脂膜表面区域。以上实验说明在ApoH与磷脂膜作用的过程中,蛋白的插膜与其特定的膜结合态构象密切相关。 综上,本文揭示了ApoH与磷脂膜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并建立了一个有关ApoH插膜过程及在膜表面发生构象变化的模型。ApoH首先通过与负电荷磷脂之间的静电引力富集于脂膜表面区域。接着,受该区域微观物理化学环境(主要是介电常数和pH值条件)的影响,吸附于膜脂界面的ApoH将发生特定的构象变化,同时蛋白分子的一部分插入到脂膜内部。最后,插膜的ApoH分于将在膜脂界面发生进一步的构象调整井最终稳定于膜脂界面。有关ApoH插膜的模型具有一般性的生物学意义,它的建立为深入研究膜外周蛋白与磷脂膜的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其他文献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科常见疾病,中医学认为其病机总属面部经络痹阻,不通则痛,历代医家多从风寒侵表、火热灼络、瘀血阻络论治。孙西庆教授总结其临床经验,独辟蹊径,提出"湿热"
本文首先介绍了云纹干涉法的基本理论,着重对云纹干涉法应用于高温力学测量的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进行了系统全面地概括,并对国内外高温云纹干涉法的应用领域和研究历史及现状
带径向接管的圆柱壳是压力容器与管道工业中量大面广的重要构件之一。由于有限元数值解的局限性以及薄壳理论解在数学分析上的困难,从五十年代至今,寻求某种基于理论解的分析设
在强化换热研究中,提高换热强度的同时尽量降低流动阻力一直是研究的焦点。本文进一步发展了将对流换热比拟为有内热源的导热这一对流换热分析方法,提出速度和温度分布的均匀
微尺度条件下的换热、快速加热以及某些相变传热等现象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难以进行研究,而分子模拟技术则有可能成为研究这些传热现象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用分子动
本文包括壳体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三维弹性动力时域直接积分边界元法及其推广和应用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航天结构动力学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内容,第二部
国内外己发现多起由于变压器油流静电带电引发的恶性事故。变压器油流静电带电问题己成为影响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大型电力变压器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引起国际有关学术组织和
结合国家科委“九五”重点攻关项目,本文深入、系统研究了多组载荷作用下结构极限分析和参考应力求解的数值理论和计算方法,并运用于带凹坑缺陷压力管道等工程结构的安全评估
磷酸酯及其酸酐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充当了氨基酸的活化试剂和运输载体,当肽键形成后又作为离去基团离去。因此,利用有机磷作为氨基酸的活化试剂,不仅对
皮兰德娄在《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中通过角色的交织搭建了三重注视与被注视的关系,引导观众在配合整出戏剧被真正完成的同时,寻找一个"自为"的我。本文试结合存在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