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内化性问题及外化性问题危险因素的追踪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3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建立症状筛查量表——长处和困难量表自评问卷的中文版,并分析其信效度;(2)研究非自主反应、冗思、自我批评和依赖、自我知觉以及社会支持等危险因素与应激协同作用对等内化性及外化性问题的影响。方法:(1)中文版长处和困难量表自评问卷的信效度研究由湖南省长沙市某五所学校共1,135名青少年参与完成。8周后,157名高二学生参加了重测。信度检验采用Cronbach’sα系数、条目与分量表分相关和重测信度。效度检验包括结构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及分量表分相关)和内容效度(聚合效度及区分效度)。(2)对湖南省长沙城乡两所学校高一共618名青少年进行了4次共一年的追踪研究。第一次采样过程中,所有参与者均完成了应激反应方式问卷、反应方式问卷、青少年抑郁体验问卷、自我知觉问卷、青少年社会支持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问卷和长处和困难量表。随后每三个月追踪测量一次所有参与者的内、外化性问题及生活事件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分析采用了多层线性模型的统计方法。结果:(1)SDQ自评问卷的困难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1;各因子α系数在0.52~0.87之间;重测信度为0.71;条目与相应的因子作相关系数在0.47到0.75之间。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指标均达到测量学要求。区分效度和聚合效度满意。(2)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可预测追踪过程中情绪症状变化趋势的有:总体自我知觉和社会支持分别与应激的交互作用、非自主应对反应、非自主逃避反应、对抑郁症状的冗思、冥思、对应激事件的冗思、自我批评和依赖,以及外貌、行为以及社会交往自我知觉;可预测品追踪过程中行问题变化趋势的有:社会支持与应激的交互作用、非自主应对反应、非自主逃避反应、对应激事件的冗思和自我批评,以及行为、社会交往和总体自我知觉;可预测追踪过程中多动/注意障碍相关症状变化趋势的有:非自主应对反应、非自主逃避反应及社会支持分别与应激的交互作用、对应激事件的冗思、自我批评,以及学习能力、行为和总体自我知觉。结论:(1)中文版长处和困难量表自评问卷有良好的信效度,在中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非自主反应、对应激事件的冗思、自我批评、行为和总体自我知觉以及社会支持是内化性问题和外化性问题共同的危险因素;社会交往自我知觉是情绪问题和品行问题共同的危险因素;而冥思、依赖和外表自我知觉仅是情绪问题的危险因素;学习自我知觉仅为多动/注意障碍相关症状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正】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里,一个人的知识是需要经常更新的,中学时代的学习不仅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一些必要的事实和结论方面的文化素质,而且更重要的是形成学生独立地去获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的老龄化,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护理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为了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护
对从北京某猪场分离的20株猪源大肠埃希氏菌所做的对16种较新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除对头孢三嗪(CRO)、头孢噻甲羧肟(CAZ)、头孢噻肟(CTX)未产生耐药性外,分离菌株对其余13种药物均显用。20株耐药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切断"事件指使构成物体的完整材料被分离或破坏且不可还原的日常事件。作为人类社会重要而普遍的日常活动,"切断"事件对人类语言与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依据词典释义和语料库语
用体外培养生长抑制试验检测了中国伊氏锥虫安徽水牛株(AHB)、广东阳江水牛株(GDB1)、广东水牛株(GDB2)、广东马株(GDH)、广西骡株(GXM)、湖北骡株(HBM)、湖南水牛株(HNB)、
随着能源成本的持续上涨,业内开始采用微处理器调速驱动器替代效率低下的固定速率电机和驱动器,这种新型电机控制技术与传统驱动器相比,能够使能耗平均降低30%以上。本文通过对各
以火龙果肉和果皮为着色剂和风味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制火龙果风味马卡龙配方。结果表明:制作蛋白霜时,果皮浆与复合糖粉最佳质量混合比为3∶7、糖浆最佳温度116
用限制性内切co RI将不含起始密码子的pp38基因从重组转移载体质粒pVL pp38 I中切出,将致弱I型MDV pp38基因同源物的重组转移载体质粒pVL pp38与野生型杆状病毒(AcMNPV)以脂质体介导法共转染昆虫细胞系Sf9后,用单克隆
文章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中跨文化冲突下表现出的问题,如语言沟通障碍、教学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管理文化上的冲突等。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中外合作办学中跨文化融合和创新途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