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百高速路隘洞互通A-B匝道巨型古滑坡研究分析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24377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公路是国家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出行、货物的运输中承担着重要功能。高速公路穿越山川河流,自然对于高速公路的影响和破坏时有发生,其中山体滑坡灾害又最为常见且破坏力巨大。当滑坡发生后,大量岩土体阻塞交通,不仅阻断了交通运输,更重要的是直接威胁着过往司乘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给地方政府带来相应的经济损失,所以我们应当提高对山区高速公路滑坡治理的关注和重视,一方面给运营过程中处治滑坡提供经验参考,另一方面,也给在建高速公路了解该类型的滑坡提供案例,提前选择合适的防护形式,避免运营后由于滑坡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次研究以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隘洞互通A-B匝道AK0+590~AK0+612.985左侧及BK0+330~BK0+389.302处滑坡为依托,进行了以下研究分析工作:(1)收集该巨型古滑坡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外业现场勘察,查明了滑坡基本特征和发育情况;根据现场原位试验、实验室试验得到了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通过钻探了解古滑坡的基本形态特征,整个滑坡是由牵引式引发而后又转换成一个推移式滑坡的复合型的滑坡。(2)分析了该滑坡的形成机理,大雨导致坡体汇水渗入坡体,使得上部土层遇水软化为软弱滑带,又因路基开挖形成临空面,导致岩土体发生应力重分布,最终导致滑坡的形成。对滑坡3个不同剖面进行两种工况计算,还对一个次级滑面进行单独计算。计算结果表明4个计算截面天然状态稳定性系数在1.01~1.33之间;在饱和状态下稳定系数为0.95~1.25,仅有1个剖面处于稳定状态与定性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3)在古滑坡和浅层滑坡处理方案选择中,综合考虑支挡效果、施工难易程度、施工工期、征地范围、工程造价等各方面因素后,最终选择了按古滑坡抗滑桩治理方案。(4)该治理方案能有效的消除滑坡安全隐患,控制住大体量土方下滑趋势,抗滑桩强支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加筋土增强了阻滑力,该治理方案为公路运营提供了安全、畅通的交通秩序,对采用古滑坡治理方案后的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计算结果稳定安全系数天然工况在1.21~1.39间,饱和工况在1.13~1.33间,稳定性评价为稳定,验证了该治理方案的有效性和科学性。(5)随着山区高速公路的高速发展,大体量古滑坡的治理问题日益突出,本研究有助于为大体量或狭长型古滑坡提供参考,包括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条件、滑坡发生机理,以及最重要的是本文提供了治理方案作为参考意见,达到合理防护、减少开挖、一次彻底解决隐患、快速恢复交通秩序的目标。
其他文献
城市干线系统是山地城市道路网络的生命线,承担着山地城市主要交通出行量,提升城市干线交通效率,有利于改善城市整体交通运行状况。由重庆交巡警自主研发的多车道汇入单点控制虽已取得一定良效,但单点控制无法解决交通“多米诺”现象,对山地城市干线多车道汇入系统进行协调管控能有效缓解这种现象对路网系统造成的拥堵影响。本文立足于缓解山地城市干线多车道汇入系统的常发性交通拥堵问题,以山地城市干线系统的多车道汇入信号
工程实际中,为解决桥墩钢筋应力超限等问题,通常将钢筋两根或三根(并列成束)并列形成束筋。在我国《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中提出了束筋的构造规定。束筋常用作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抗震措施。但是,关于地震作用下束筋混凝土桥墩的真实承载能力、动力荷载下束筋承载力提高系数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尚少,且规范未明确提及地震作用下束筋承载力。因此,有必要开展钢筋混凝土桥墩束筋
随着城市的大力发展,水资源匮乏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雨水作为非常规水,是城市生活中的最强补给。超滤工艺常应用于饮用水、污水的处理,但采用超滤工艺处理雨水没有过多的研究。合理而有效的对雨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雨水回用标准,充分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实验证明絮凝—超滤组合工艺对初期雨水、后期雨水具有一定的污染物去除能力,能够满足城市杂用水标准;通过计算证明絮凝—超滤组合工艺能够提高雨
福建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逐年增多,形成了两种典型路面结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和新型的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为充分了解两种典型路面结构的使用现状,对两种典型路面结构进行较深的了解,为预防和养护做好准备,本文以通车8年的福泉高速公路为依托,对两种典型路面结构的服役性能开展对比研究。本文首先调研了两种典型路面结构的气候状况、交通量状况和养护历史状况,研究表明,两种典型路面结构受高温影响和多雨天气影响
上个世纪焊接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接推动了桥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应用,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中国的基建事业迎来了大发展,桥梁作为基建中的重要结构形式也迎来了建设的浪潮,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在这一时期被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钢箱梁加劲板的稳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现阶段解决加劲板失稳常用的方法是增设加劲肋。针对加劲板的失稳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加劲肋型式:J型加劲肋。在总结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J型加劲肋的稳
对于钢桁梁斜拉桥来说,想要得到施工成桥之后比较好的结构线形和结构内力,就必须要优化钢桁梁斜拉桥的成桥和施工,这也是施工过程控制的理论前提。所以,对于如何更好的优化钢桁梁斜拉桥的施工状态和合理成桥状态,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优化这样的问题是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本文依托重庆东环线明月峡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根据高低塔钢桁梁斜拉桥的结构特点结合实际的施工方法,结合二次规划、多目标优化与有限元方法,围绕确定高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对橡胶改性沥青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了液氮处理的橡胶沥青断面样品结构;针对橡胶改性沥青的吸声系数设计了正交实验方案,并在室内试验基础上对拌制橡胶沥青及混合料设计方法和设计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实体工程铺设了橡胶沥青试验路段。通过优化加工工艺,制备出橡胶粉/线型SBS YH-791共混改性沥青,通过对制备的改性沥青三大指标和弹性恢复等试验的检测分析,数据性
由于化石能源储备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形势逐渐加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不仅源于内燃机,并且兼容了驱动电机,汽车运行过程中能够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及进行有效的能量回收,有利于提高车辆节能性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够通过外部电网对动力电池组进行充电,进一步降低了了车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性,降低了成本,并延长了汽车的续航里程,因此获得了相关行业和科研机构的普遍关注。在插电式混动
海工混凝土结构由于其服役环境恶劣,经常出现过早破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在跨海大桥的应用中,为了确保跨海大桥结构安全并保证其具备设计使用能力,对跨海大桥所用海工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材料设计和性能研究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厦漳跨海大桥桥面板湿接缝工程实例,通过对混凝土结构常见病害进行分析,得出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特点。根据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基本特征,确定其原材料、试验方法与设计技术指标,并对其进行混凝土材料设
国有资产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现阶段,在管理人员不断地探索与总结下,这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但各级事业单位内部仍存在较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改进。因此,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是当前事业单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作者立足基层事业单位,参与调研了一部分事业单位内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及建议,力求让国有资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