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bloc1s1基因的功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7042500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BLOC1S1基因编码的BLOS1蛋白是蛋白复合体BLOC1(Biogenesis of lysosome-related organelles complex1)和BORC(BLOC1releated complex)共有的亚基。这两个复合体分别参与溶酶体相关细胞器(lysosome-related organelles,LROs)的形成和溶酶体的定位。在编码BLOC1复合体蛋白亚基的基因中,已知DTNBP1,BLOC1S3和PLDN三个基因的突变会导致一种罕见的人类遗传疾病—Hermansky-Pudlak综合症(Hermansky-Pudlak syndrome,HPS)。HPS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上的主要特征包括:眼睛、皮肤及毛发的色素水平降低;血液凝固障碍等。目前认为其病理原因是由溶酶体相关细胞器的发生缺陷所致。然而关于BLOS1蛋白在HPS中的作用以及该蛋白在脊椎动物体内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目前还知之甚少。  在本研究中,通过遗传编辑技术CRISPR/Cas9我们建立了三种具有BLOC1蛋白复合体缺陷的斑马鱼突变品系。敲除bloc1s1,bloc1s2和dtnbp1a基因影响斑马鱼黑色素和银色素的形成,这与在小鼠或人里的情形相似,是由于色素体的形成缺陷造成的。  bloc1s1和bloc1s2基因的突变还引起斑马鱼幼鱼顶盖后部积累了大量溶酶体性质的囊泡聚积物;而这种现象在BLOC1复合体中另一亚基的编码基因dtnbp1a的突变体中却没有发现。因为bloc1s1和bloc1s2基因编码的蛋白BLOS1和BLOS2都是BORC的亚基,因此我们认为这种现象代表了BORC蛋白复合体在斑马鱼顶盖中执行的一种特异性的体内功能。  此外我们发现,bloc1s1敲除的斑马鱼还具有特异的表型,包括鱼鳔不能正常充气、胚胎发育后期的肝脏肿大并渐进性坏死以及胰腺的衰退。进一步的研究表明bloc1s1基因敲除后影响了斑马鱼鱼鳔的胚胎后期发育以及鱼鳔内表面活性物系统的形成;bloc1s1基因在胚胎发育后期的鱼鳔中高表达并能维持鱼鳔中的转录调控网络,并且已知该调控网络在哺乳动物中具有调控表面活性物形成和肺部发育的功能。  总之,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建立了新的由于BLOC1蛋白复合体缺陷而导致的Hermansky-Pudlak综合症的动物模型,为研究其致病的分子机理及可能的药物筛选打下了基础;并且发现了BORC蛋白复合体在顶盖处的一种特异的功能,这也是首例关于该复合体体内功能的描述;更有趣的是,我们揭示了bloc1s1基因在鱼鳔的表面活性物系统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也是首次关于斑马鱼鱼鳔表面活性物系统的特征描述和机制研究。表面活性物的缺乏在早产儿中非常常见,该系统的异常会在新生儿,儿童及成人中造成严重的呼吸障碍;因此,本研究可能会为利用斑马鱼去筛选和研究调节表面活性物系统形成和平衡的遗传因素而打开新的窗口。
其他文献
依据三七皂苷组分(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 components,PNSC)结构和效应差异进行亚组分划分和网络药理学药效表征,为三七皂苷亚组分成药性及单元制剂技术设计提供研究基础
生物固氮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氮素来源。据估计,每年陆地生态系统中97%的“新”氮素是通过生物固氮的方式固定下来,进而被植物、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吸收利用,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的
群落的系统发育研究在充分考虑物种亲缘关系的基础上,探讨生物历史过程、生态位过程及中性过程对群落物种共存的相对重要性,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揭示云南热带森林植
他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全国优秀教师;他的多篇论文被列入国家级教学成果;主编的《现代汉语》作为普通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是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及高
通过正相硅胶、凝胶、大孔吸附树脂和反相HPLC多种色谱技术,从赤芍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木脂素苷(1),经UV,IR,HRESI-MS,CD,1D和2D NMR波谱学方法以及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为
荔枝原产于中国,是华南著名的特产果树,少数荔枝品种具有胚不发育或胚中途败育的特性,俗称"焦核"性状.焦核率的高低是评估荔枝品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
期刊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析滋阴补益肝肾方二至丸抗衰老分子机制.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
梨枣是枣中一种重要的鲜食品种之一,因其贮藏时间短,而使鲜枣保存成为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该实验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faciens)介导法将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isopen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