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仿生膜的构筑及传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ua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血红蛋白-壳聚糖/纳米碳酸钙仿生膜的直接电化学和电催化通过基于生物聚合物壳聚糖和无机纳米材料碳酸钙的复合体系固定血红蛋白,制备了血红蛋白-壳聚糖/纳米碳酸钙仿生膜,实现了血红蛋白与玻碳电极间的直接电子传递过程。将血红蛋白-壳聚糖/纳米碳酸钙修饰的玻碳电极置于pH 7.0的PBS缓冲溶液中,扫描速率为150mVs-1时,循环伏安扫描在-0.8~0.2V范围内有一对稳定的、准可逆的血红蛋白辅基血红素Fe(Ⅲ)/Fe(Ⅱ)电对的氧化还原峰,峰位置大约在-0.375V(vs.SCE)左右。固定在壳聚糖/纳米碳酸钙复合物中的血红蛋白的直接电化学反应是一个表面控制的、非理想薄层电子传递过程,并在一个电子传递的同时伴随着一个质子传递。它的电子传递速率常数大约是1.8s-1。血红蛋白-壳聚糖/纳米碳酸钙修饰的玻碳电极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60℃仍保持良好的电催化特性。固定化血红蛋白的表观米氏常数KaMp p为7.5×10-4 M,这说明血红蛋白对过氧化氢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红外、紫外等结果说明血红蛋白和生物-纳米复合物之间存在弱的相互作用力,且血红蛋白在仿生膜中保持了它原有的结构。二、聚丙烯腈固定化血红蛋白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将血红蛋白固载在多孔聚丙烯腈膜中,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仿生膜。在pH 7.0的PBS缓冲溶液中,聚丙烯腈-血红蛋白仿生膜的的循环伏安扫描范围内有一对较好的氧化还原峰,这对峰产生于血红蛋白辅基血红素Fe(III)/Fe(II)电对的氧化还原。血红蛋白中Fe(III)/Fe(II)的标准峰电位Eo’随pH(5.0~9.0)的增加而呈线性下降,直线斜率为54 mVpH-1,这说明电化学反应是电子传递伴随质子转移的过程。在聚丙烯腈膜中血红蛋白的吸收峰位置跟它原来的位置相似,这说明在仿生膜中血红蛋白保持了它原有的高级结构。聚丙烯腈固定化血红蛋白具有生物催化功能,可以实现过氧化氢的电催化;过氧化氢浓度在8.3×10-6到5×10-4 M范围内,电催化响应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当信噪比为3时,检测下限为8.3×10-6 M。三、基于原位电化学聚合法制备的仿生膜采用原位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仿生膜。将含有葡萄糖氧化酶的苯胺原位电化学聚合在聚丙烯腈-co-聚丙烯酸(PANAA)多孔膜修饰的铂电极上,形成可检测葡萄糖的仿生膜电极。扫描电镜的结果显示了葡萄糖氧化酶被成功地固定到了聚苯胺/聚丙烯腈-丙烯酸复合膜中。用这种方法制备的葡萄糖传感器,与电化学吸附法制备的葡萄糖传感器相比,显示了更好的选择性和操作稳定性。对膜制作的参数以及外加电位、溶液pH值、温度对仿生膜性能的影响作了详细的研究。
其他文献
现场的旋转机械故障是复杂的,由于信号的非平稳性、故障原因的多样性、故障征兆与故障之间不确定性、故障的混合性等原因,故障与征兆之间不完全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实际从事设
分析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工作环境因素、护士特征、心理授权、工作意义。提出了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建议,并进一步指出拓展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应用研究和选用合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脑血管造影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血管造影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全程护理干
近年来,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现有的常用检测方法往往具有操作复杂、分析速度慢、成本高、损伤样品等缺点,这就要求我们发展更先进的食品添加剂快
本文以500kV郑州变电站为对象和原型,利用现代计算机数字仿真技术,对变电站的一、二次系统、潮流分布、正常和事故工况、保护系统等进行了全面的仿真和模拟。进行了系统需求
目的建立起酥油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对GB/T 5009.29中没有涉及的食品类型的检测方法进行补充。方法样品使用弱碱水提取,用弱酸液体将溶液调至弱酸性(p
目的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2(TLR2)mRNA的表达和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
近年来,环境激素危害的研究进展引人注目。环境激素类农药,对环境生态和人体安全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大量农药的使用,导致农药残留问题不断加重,特别是环境中的农药残留
超声波配合真空技术在石蜡组织块制备中的应用杨金镇我们应用超声波对取材组织进行固定、脱水和透明,然后再真空浸蜡。结果蜡块制备时间明显缩短,切片染色后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
交联网状功能基聚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分离、手性分子拆分、金属离子吸附、固定化酶以及高分子催化剂方面。本文以松香为原料首次合成马来松香丙烯酯聚合物和马来松香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