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大豆/玉米种间氮素转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breez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间套作是多熟种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间套作具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大幅度增加植物或作物产量的特点,在解决人口不断增长、资源日益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是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论文通过设置不同氮水平,接种不同的菌根真菌和根瘤菌,筛选出适宜大豆/玉米间作体系的根瘤菌和菌根真菌的最佳组合,采用三种根系分隔方式和叶柄注射15N示踪技术,研究大豆/玉米间作体系下接种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大豆和玉米的生物量及种间氮素转移作用的影响及氮素的转移量,由此得到以下几方面的结论:在大豆/玉米间作体系中,无论单接种菌根真菌和根瘤菌还是双接种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大豆和玉米的生物量,促进了大豆和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其中根瘤菌SH212效果要好于BA207,而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G.m.)效果要好于Glomus intraradices(G.i.),而以双接种菌根真菌G.m.和根瘤菌SH212效果最佳,大豆和玉米的植株总生物量比不接种增加25.4%,大豆根瘤数增多,大豆和玉米的侵染率提高,在大豆/玉米间作体系中,双接种不但促进了大豆的固氮能力,间接改善了玉米的氮素营养,而且提高了大豆和玉米的植株总吸氮量。在大豆/玉米间作体系中,通过根系分隔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的生物量呈现根系不分隔>尼龙网分隔>完全分隔,根系不分隔情况下玉米的生物量是完全分隔的1.05倍,且根系不分隔情况下也显著提高了玉米和大豆的总生物量;就植株氮浓度来说,根系不分隔情况下,玉米的植株地上部氮浓度要大于根系完全分隔情况13.8%,且根系相互作用情况下的大豆和玉米植株总的吸氮量也显著高于其它两种分隔方式,分别是根系尼龙网分隔和完全分隔的1.08和1.03倍,因此说明大豆和玉米的间作具有协同促进作用,促进了大豆和玉米的生长。在大豆/玉米间作体系中,通过叶柄注射15N示踪技术,表明大豆向玉米发生了氮转移,转移率在5.19%-9.88%之间,转移量为8.19-18.2mg/pot,转移的量相当于大豆总氮量的7.95%-10.7%,同时也检测出接种菌根真菌和根瘤菌促进了大豆向玉米的氮转移,而根系尼龙网分隔的氮转移率要小于根系不分隔,说明根系之间的相互作用越强烈,氮转移越显著。而对玉米进行15N处理的情况下,未发现玉米向大豆的氮素转移,因此,初步认为大豆/玉米间作体系的氮素转移是单向的,即大豆向玉米的转移。
其他文献
<正>一、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政策要点简介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制度是国家为维护国内棉花市场稳定,保护棉农、流通企业、棉纺织企业等多方利益建立的一种对棉花市场进行宏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中药“高血压1号方”后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善,探讨“高血压1号方”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为临床采用中西
随着20世纪艺术形态和价值取向逐渐多元化,今天的中国水彩画在时代文化的影响下变现出了空前的创新和进步,呈现了枝繁叶茂,千姿百态的新兴面貌。然而,当我们为当前水彩画空前
<正> 恩格斯在批判杜林关于“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荒谬命题时.指出杜林的失足在于他把世界统一性的前提与世界统一性本身这样两个不同的问题混为一谈了.世界必须首先存在.然后
湍流壁面脉动压力是重要的水动力噪声源,开展相应的计算与试验研究十分必要。作者在大涡模拟的理论框架下,结合精细网格生成技术,对于水下航行体的壁面脉动压力进行了数值预
聚甲醛(POM)是五大工程塑料之一,具有良好的抗蠕变性、自润滑性、耐磨性及优良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仪器仪表、电子电器等领域作为减摩耐磨零部件。但纯POM材料存
国际劳工运动使童工保护成为国际性的议题,国际童工标准作为国际劳工标准的一部分逐渐定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童工标准又渗透至国际贸易领域,成为蓝色贸易壁垒即社会壁
张望之治眼病经验简介谢有良(河南中医学院五官系郑州450003)关键词眼病,中医药疗法,张望之,临床经验张望之(1905~1985年)老先生是河南省已故著名中医眼科专家,河南中医学院眼科教研室创始人,中医眼科
中国全面进入国家公关时代,国家形象宣传片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和手段。以框架分析理论为依据,着重分析了国家形象片《角度篇》叙事的3层次框架要素,认为《角度篇》是以"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