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CTx、P1NP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595091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从而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密度是OP诊断的金标准,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检查方法。骨骼的生物标志物,是一类源于骨基质或骨细胞的代谢物,此类指标对评估和治疗OP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不仅可以用来监控OP患者治疗的时实效性和疗效,还可以用于预测骨折的风险。骨代谢标志物分为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正常情况下,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两类标志物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发生OP后,骨代谢平衡被打破,骨转换增加,两类标志物表现出一定的变化特征。在最新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治指南中,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推荐血清1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beta C-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s of type Icollagen.β-CTx)、1 型前胶原 N 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P1NP)作为具有高度敏感性的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ker,BTM)。OP是人类第六大常见慢性疾病。根据国际骨质疏松联盟(IOF)的统计,目前全球有2亿骨质疏松患者,我国有7000-8000万,骨质疏松对患者、家庭和社会均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据统计,中国目前年龄>50岁者3.5亿,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迅速升高。骨质疏松性骨折已成为目前很多国家的严重社会和医疗问题,骨质疏松的女性(尤其是老年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3-6倍),老年女性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人群。国内外学者对OP的诊治和预防开展了很多相关研究。P1NP是骨形成标志物,β-CTx是骨吸收标志物。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有助于判断骨转换类型,骨丢失速率,骨折风险评估,了解病情进展,干预措施的选择以及疗效监测。国内对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还未普及,国内外有学者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肾病病人、绝经后妇女、胫骨骨折病人的P1NP、β-CTx情况做了少量报道,但对两个指标在骨质疏松性骨折后,骨折愈合情况及骨折风险评价的应用相关报道罕见。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对绝经后女性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后P1NP、β-CTx的水平做连续动态监测,结合每个患者的骨密度,对判断OP患者的骨折风险,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能力做出评价,以更有效避免发生骨折或再次骨折;同时确定本地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后P1NP、β-CTx的基线值及变化特点,为药物干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提供良好参数。第一部分β-CTx、P1NP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中的评价作用目的探索骨转换标志物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中的预测价值。方法从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就诊的1560名女性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剔除不符合条件者及失访者,随机选取51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实验组,84例对应年龄段骨质疏松未发生骨折的绝经后女性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各受试者血清1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1型前胶原N端前肽(P1NP)值,同时检测各受试者髋部或脊柱骨密度。通过对两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并借助ROC曲线评价β3-CTx、P1NP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评价作用。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 β-CTx 分别为 549.37±283.05(pg/ml)、348.24±243.94(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P1NP分别为55.53士24.17(ng/ml)、42.00±24.69(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P<0.01);β-CTx和P1NP两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5和0.667,对应β-CTx、P1NP 阈值分别为 472.97(pg/ml)、28.95(ng/ml)。结论高浓度的β-CTx是绝经后女性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β-CTx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测价值更高,当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β-CTx达到472.97(pg/ml)以上水平时预示高骨折风险。第二部分β-CTx、P1NP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中的变化目的了解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转换标志物β-CTx、P1NP在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中的作用,以及在骨折愈合中的变化特征。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就诊的560例绝经后女性患者进行追踪随访,剔除不符合条件者及失访者,余下51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随机选择40例未发生骨折的对应年龄段的绝经后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每例受试者的骨密度,追踪并检测对照组人群首诊时以及实验组患者骨折48h内、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的β-CTx、P1NP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48小时内、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β-CTx值分别为(554.14±301.12pg/mL、682.41±293.55pg/mL、594.21±268.35pg/mL、556.25±298.24pg/mL);P1NP 值分别为(55.56±24.13ng/mL、69.52±34.52ng/mL、59.02±30.25ng/mL、56.63±28.17ng/mL),对照组患者 β-CTx、P1NP 值分别为:348.65±244.67pg/mL、41.89±24.58ng/mL,实验组 β-CTx、P1NP 各个时间截点的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后β-CTx、P1NP增加明显(P<0.01)。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后β-CTx、P1NP明显增加,3个月时达到较高水平,持续到12个月仍处于高水平状态。第三部分福美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标志物影响的分析目的观察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福美加对绝经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随访治疗1年以上30例绝经后OP患者的完整资料。患者均在口服钙尔奇D每天一粒基础上加用福美加(2800IU)70mg每周一粒,疗程为一年。检测每位患者治疗前(第0个月),治疗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的血清β-CTx、P1NP的水平,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个月、第12个月的骨密度进行测量;分析服用福美加1年后,绝经后OP患者β-CTx、P1NP的变化特点。结果口服福美加第3个月β-CTx、P1NP下降明显(P<0.01);β-CTx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分别下降了 52.49%、60.25%、76.85%;P1NP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下降了 33.14%、46.37%、53.62%,β-CTx下降幅度比P1NP大,两者各时间截点与治疗前相比较,均发生明显下降(P均<0.01)。口服福美加可以提升绝经后OP患者的BMD,L2-4第6个月和第12个月的BMD值分别为:833±117g/m3、857±124g/m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福美加治疗绝经后OP患者可以明显增加患者BMD,降低患者骨转换率,减少骨量丢失,治疗后第3个月β-CTx、P1NP即明显下降,后期β-CTx、P1NP下降幅度减慢。
其他文献
为了探索化学除草对小麦的影响程度,我们采用不同药剂混用,中耕除草和不施药进行对比试验。对小麦生长发育,经济性状,除草效果进行详细调查,结果如下。一、试验设计与经过试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当下,大量科技语言、各种先进设备闯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人们人们越来越有一种陌生的寂寞感、无力感。面对触摸式电子屏幕而不知所措;在ATM自动取款机前无从下手;听不懂“搜索引擎”,面对家庭的自动化电器一头雾水……生活科技化无情地把人们甩成一个个“功能性文盲”。“功能性文盲”指的是那些不能解读现代信息符号、图表,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无法利用现代生活设施的人,无法适应所在地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不
发达国家“网络便利性”的优势产生巨大的地缘政治的数字化鸿沟,这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错失大数据带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