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Learning in China and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by Chinese Stude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tma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语习得研究在西方已发展40余年,出现了各种理论和学说,研究方法也日趋多样和完善,而国内的二语习得研究起步较晚,受西方二语习得理论的影响较大,容易照搬套用西方的理论来指导国内的英语学习和教学。长期以来,社会上大家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只有出国才能学好英语,而事实却截然相反。西方学者对英语作为二语(ESL)的研究都是在英语(目标语)的环境下进行的,对把英语作为外语(EFL)的习得研究明显不足。所以ESL的理论不能被盲目地用于指导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探索和研究符合中国学生实际的EFL理论,制定中国学生EFL的学习策略越发显得迫切和必要。
   本研究通过观察和跟踪中国学生在国内与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中英语学习的情况对比,以及针对典型个案具体信息的获取,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作者选择在英语国家留学的中国学生或者有此留学经验的中国学生作为被试群体,通过调查问卷获得他们出国前后在国内与国外英语学习的环境、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学习效果以及留学生们自己的亲身体会等方面的信息反馈做定量研究;通过访谈和调查有代表性的留学生个体,通过他们的国内外成绩、学习内容、学习深度、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应试能力等方面的比较,做定性分析,探索ESL与EFL的差异以及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ESL理论与方法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适用性、特点和发挥的作用。
   本项研究不同于以往学者所采用的三种研究方式,即1、被试不变,比较单一环境下实验前后的效果;2、被试不同,对比不同实验后的结果;和3、被试不同,比较国内和国外的英语学习和教学效果,而是采用在保证被试不变的情况下,对比国内和国外的英语学习和教学效果。此项研究的结果是经过长期跟踪观察和反馈得出的结论,不是短期的现象和行为,而且经得起重复实验;其次,样本数据较大,范围较广,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都包括在内;再次,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信息收集和统计均由设定的系统进行,不是人为操作,可以充分避免人为主观的因素。
   本研究结果表明:ESL和EFL在许多方面完全不同;ESL的理论和方法不适用于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定位是EFL,EFL符合中国学生的教育规律;ESL处于从属地位,对EFL是必要和有益的补充;ESL对较高英语水平的学习者非常有效;ESL的优点应被吸收以完善EFL的教与学。
   本研究肯定EFL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地位和作用,充实EFL的理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的观念,对学生和教师制定正确的英语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具有借鉴意义。但由于实验时间和实验条件的局限,难免存在不足,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其他文献
中介语变异向来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以往的研究者运用不同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对影响中介语变异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究,试图找出隐藏在中介语的各种变异现象背后的规律性。研究证明,中介语变异是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领域的各种研究成果颇丰,但也极具争议,因此,中介语变异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形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迄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多年以来,第
学位
会议
期刊
《圣经》是人类翻译史上译本最多且影响最大的一部书。《圣经》文本自唐朝随基督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经历唐代、元代、明末清初以及晚清四个时期。不同阶段的圣经译者采取多种方法,寻找最佳的圣经汉译策略,试图使《圣经》适应中国本土文化环境。  格义策略源于释译佛经,是用中国固有的概念去类比和理解外来佛教学说的一种本土化的方法。自《圣经》传入中国,来华传教士们也效仿此法,用中国文化中儒、释、道学说固有的
学位
期刊
报纸
在文学作品中,风格是一种精神风貌,它体现了作者的写作特点,包括作者如何遣词造句,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段,以及如何谋篇设计文章结构等。所以风格作为一部作品的重要特征,应该被纳入译者和研究者的考虑范畴之内。  然而,由于风格是作者个人性格、文学素养、创作爱好、写作素质等的体现,受到文化、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译者很难和原作者有共同的经历和体会,所以风格的翻译是不容易实现的。  莫言的小说《酒国》风格多
学位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对西方文化历史的形成与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就《圣经》的翻译而言,译介学看重的不是翻译水平的高低,而是《圣经》译本在更宽泛的文化交流层面上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世界文化和文学的贡献。圣经汉译也是中国翻译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创造性叛逆”来源于译介学,且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即使是最忠实于原文的《圣经》译本,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也会进行创造性的叛逆。为了使《圣经》在新的社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