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变网络下多源点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调度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3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工业发展进入新时代,危险货物种类逐渐多样化,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作为危险货物配送载体的车辆承担着巨大风险,如何保证危险货物运输风险最小化、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企业的运输成本、优化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调度,是现代运输亟须研究的焦点之一。基于多源点时变网络和收费策略理论,从政府决策角度出发,上层目标函数为最小化路径运输风险,下层目标函数为最小化路径运输成本,以收费成本、路段风险阈值、路径风险阈值、节点出发时刻等为约束条件,建立危险货物时变网络双层优化模型。结合车辆调度时空安全距离理论,上层目标函数为最小化运输网络总风险,下层目标函数为最小化运输网络总成本,以时变网络下车辆安全出发时间间隔、运输量、客户时间窗等为约束条件,建立危险货物车辆调度双层优化模型。在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将禁忌搜索算法独有的记忆功能引入搜索过程中,构造禁忌遗传混合算法,重组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提高算法的求解效率。求解算例10次,共有8次得到最优解,程序运行时间为5 min左右。最后,以两家危险货物配送企业分别对西安市三环内5家加油站配送燃料为例,运用MATLAB编程求解车辆调度优化模型。考虑政府决策获得基于最低运输风险的最优调度方案。与配送企业原有调度方案对比表明:基于最低运输风险下的最优调度方案运输网络总风险降低了27.64%,运输网络总成本节省了17.50%。并且,在最优调度方案下,参与配送的17辆运输车辆中任意两车辆间均满足时变网络车辆安全出发时间间隔约束。综合表明,所建模型科学合理,所用算法正确高效。时变网络下的多源点危险货物运输在现实配送中适用性强,为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调度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其他文献
旨在研究不同断奶时间对羔羊瘤胃发育的影响,选择胎次、体质量相近的小尾寒羊双胎羔羊12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只,分别于30,40,50日龄(d)断奶,90d后每组随机选择6只屠宰,采集瘤胃组织和瘤胃液,测定瘤胃组织形态及真菌菌群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结果 表明:1)40 d断奶羔羊平均日增重显著最高(P<0.05);2)40 d断奶组羔羊瘤胃乳头高度和肌肉层厚度显著最高(P<0.05),角化层厚度40 d断奶组显著低于30 d断奶组(P<0.05);3)真菌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40 d断奶组显著高于其他2组
为明确脂多糖(LPS)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后外泌体中的差异微小核糖核酸(miRNA)及其靶基因特征,用超速离心法分别提取对照组和LPS刺激组乳腺上皮细胞外泌体,对所提取样品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并对外泌体中miRNA进行高通量测序、注释、差异表达分析,以及差异miRNA的靶基因预测和靶基因生物功能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 发现,所分离外泌体直径在40~150 nm之间,呈典型的膜泡盘样结构;LPS刺激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后外泌体中分拣的miRNA数量显著减少,bta-miR-125a、125b、205、451等21个
为研究GPR12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性能的相关性,选取518头中国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对象,提取其总DNA后,PCR扩增GPR120的3个外显子基因片段,筛选目的 片段SNP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进而利用在线软件(RNA fold web server及SOPMA)对突变前后GPR 120 mRNA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进行功能分析,最后统计学分析遗传多态性位点与奶牛产奶性能的相关性.结果 显示,在中国荷斯坦奶牛的目标群体中,在GPR 12
白细胞介素-22 (interleukin-22,IL-22),最近被鉴定为IL-10家族和T型细胞因子的新型成员,但在畜禽中其生物学意义尚不清楚.通过克隆和分析猪IL-22 (poIL-22)基因,发现poIL-22编码区由573个核苷酸组成,具有191个氨基酸,poIL-22的组织分布表明,poIL-22在猪黏膜组织和心血管系统中具有较高的表达.在畜禽的IL-22中,它们具有IL-10家族特征,并涵盖一系列序列或功能特征,包括理化特性、结构特征和遗传结构.此外,进化树也揭示了畜禽IL-22之间的密切关
为了解云南省畜禽细菌耐药基因分布特征,采用PCR方法检测94株畜禽细菌中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和氯霉素类共23种耐药基因.结果 显示,共检测到23种耐药基因,其中aacA4(90.43%)基因检出率最高,其次是floR(87.23%)、tetA (80.85%)、qnrS (77.66%)、qnrD(74.47%)、tetM(71.28%)、sul2(69.15%)、aadA1(53.19%)、blaTEM(45.74%)、sul1(40.43%)和sul
采用板蓝根微粉(300目)和普通粉(80目)进行对比试验,通过抗菌、抗炎及对雏鸡白痢沙门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评价板蓝根微粉对雏鸡白痢沙门菌病的防治效果.结果 显示,板蓝根微粉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为0.125 kg/L,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为0.250 kg/L,板蓝根普通粉的MIC为0.250 kg/L,MBC为0.500 kg/L.扫描电镜和透视电镜下观察到板蓝根微粉可使菌体出现溢缩、弯曲、凹陷.板蓝根微粉高剂量组的肿胀度低于普通粉高剂量.板蓝根微粉高剂量在给药1h后,可显著抑制体温上升,
玉米赤霉烯酮(ZEA)污染谷物饲料危害动物健康,研究表明,ZEA能诱导小鼠睾丸细胞的凋亡,并对生殖能力造成影响,但相关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探明.本试验将2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玉米赤霉烯酮处理组(ZEA组)(20 mg/kg,每天1次,灌服)处理28 d后,观察睾丸病理变化,检测精子活力,评估精子染色质状态和线粒体功能,检测Bax、Bcl-2、Cytc、P53、Caspase-3、ATG5、LC3-Ⅱ、P62、Beclin1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显示,与CON组相比,ZEA组中能动精子
COVID-19是一种人际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病毒名称为SARS-CoV-2,属于冠状病毒科.在全球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已陆续有关于动物被感染SARS-CoV-2的报道.截止目前,并没有足够的科学研究证明,何种动物会作为中间宿主或传播者的角色在自然环境中传播SARS-CoV-2.本研究系统回顾和梳理在这次新型肺炎疫情暴发中有关动物感染案例及潜在传播风险,以期从动物感染SARS-CoV-2案例中制定针对防控策略,为建立有效动物防疫管理模式提供依据.
为探究二丁酰环磷腺苷钙(dibutyryl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lcium,DbcAMP-Ca)对育肥期肉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体液免疫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随机选取12月龄体质量相近的健康西门塔尔肉牛14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每4d肌肉注射0.2 mg/kg的DbcAMP-Ca,对照组在同一时间内注射0.2 mg/kg的0.9%生理盐水.每次注射DbcAMP-Ca之前采集血液样本,试验期32 d.结果 显示:(1)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细胞死亡是机体中不可逆的过程,在机体发育、应激及维持组织机能及稳态中有显著的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不断认知到有多种细胞死亡方式,其中以细胞焦亡、自噬、凋亡及坏死的研究密切,其发生发展均是由多种因素调控且具有多种形态特征,但目前仍缺少细胞焦亡与自噬、凋亡、坏死间特征和机制的系统比较及相关性分析.为此,在剖析细胞焦亡、自噬、凋亡及坏死的机制及显著特征的基础上,着重阐述细胞焦亡与自噬、凋亡及坏死的发生发展特征、机制间的异同及相关性,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