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方证相关探讨清热利湿和养阴方剂对肝硬化不同模型的基因网络调控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nfe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证相关是指一个方剂的制方要素与其所主治的病证的证候和病机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复方与证候的高度针对性使从证和从方的不同角度研究具有互补性和互动性。“方证相关”的疑难疾病基础研究,能将现代医学的辨病论治和中医的辨证论治的精华更好地结合起来,为中医的现代化发展探索一条可行之路。  课题组前期基于肝炎后肝硬化的不同中医证候病机及“方证相关”的思维方法,结合临床用药经验,采用古典方剂茵陈蒿汤和一贯煎分别干预二甲基亚硝胺(DMN)和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硬化模型,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清热利湿的茵陈蒿汤对DMN模型疗效显著,对CCl4模型的疗效不甚明显。而养阴的一贯煎对CCl4模型疗效显著,对DMN模型的疗效不甚明显。  那么DMN和CCl4肝硬化模型的基因表达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茵陈蒿汤对DMN模型有效,对CCl4模型无效,而一贯煎对CCl4模型有效,对DMN模型无效?茵陈蒿汤和一贯煎分别是怎样通过基因调控基因网络来抗肝硬化的?  目的:  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提出假说:在疾病治疗中,“方剂在方证高度相关(有效)时,对于机体基因的调控遵循‘无差错修复’原则”,从而能够改善机体的病理状态,收到较显著的治疗效果;而在方证相应度较小,甚至无关时,方剂的干预作用可能表现为“差错倾向修复”占主导地位,因而不能产生疗效或者疗效不显著。本论文旨在通过对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和四氯化碳(carbontetrachloride,CCl4)大鼠肝硬化模型的基因表达网络,以及清热利湿的茵陈蒿汤和养阴的一贯煎对两种模型的基因网络的的差异调控作用的比较研究来验证假说。  方法:  1.DMN和CCl4诱导的大鼠肝硬化模型的制备及给药: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DMN模型组和CCl4模型组,分别给予DMN和CCl4诱导肝硬化模型,模型成功后均给予茵陈蒿汤或一贯煎治疗。  a)DMN模型及用药组:生理盐水稀释DMN为0.05%(Vol/Vol)浓度,以10μl/kg(药物体积/大鼠体重)的给药量对大鼠进行腹腔注射,每日一次,每周连续3天,共4周。用药组大鼠从第4周开始灌胃给予茵陈蒿汤或一贯煎,每日1次,共2周。实验第6周末统一取材。  b)CCl4模型及用药组:50% CCl4-橄榄油溶液,按照0.2ml/100g(药物体积/大鼠体重)的给药量对大鼠进行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12周。用药组从第8周开始灌胃给予茵陈蒿汤或一贯煎,每日1次,共4周。实验第12周末统一取材。  2.基因芯片分析:制备真核靶片断,杂交,洗脱、染色并扫描芯片,然后进行基因芯片的数据处理。分析全基因组基因表达情况,并对其进行基因功能的GO分析和基因通路分析,构建基因网络图,筛选差异基因进行验证。  结果:  1.肝硬化不同模型比较研究:DMN和CCl4都能成功复制大鼠肝硬化模型,但两者基因表达情况有很大差异。(1)两个模型的基因芯片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模型的加重,两个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的差异基因数量均逐渐增加。(2)基因芯片分析显示DMN模型差异基因功能主要与免疫反应、氧化还原过程、应对有机环状化合物、细胞凋亡过程、应对脂多糖、细胞粘附、脂质代谢过程、老化、应对营养、毒素应答、血管生成、蛋白磷酸化、脂肪酸代谢过程、低氧应答、炎症反应等有关;相关基因通路主要有哺乳动物的昼夜节律、酮体的合成和降解、氰基氨基酸代谢、萜类骨架合成、维生素B6代谢、糖胺聚糖降解、胆汁分泌、D-精氨酸和D-鸟氨酸代谢、叶酸参与的碳的汇集、维生素C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和合成类固醇等通路。(3)基因芯片分析显示CCl4模型差异基因功能主要与应对有机环状化合物、老化、细胞粘附、应对低氧、免疫反应、对糖皮质激素刺激、氧化还原过程、回应雌二醇刺激、应对营养、脂质代谢过程、应对激素刺激、大脑发育、应对毒素、肝脏发育、细胞增殖的负调控、细胞凋亡过程的正调控、应对脂多糖、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肽激素刺激应答、雌激素刺激应答、应对有机物等有关;相关基因通路主要有萜类骨架合成、D-精氨酸和D-乌氨酸代谢、酮体的合成和降解、赖氨酸生物合成、氰基氨基酸代谢、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类固醇合成、ABC转运、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O型甘露聚糖的生物合成、维生素C代谢、其他聚糖降解、丁酸乙酯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含硒氨基酸代谢、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异生素的细胞色素P450代谢、哺乳动物的昼夜节律、化学致癌、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相互转化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等通路。  2.茵陈蒿汤和一贯煎对两种模型不同作用的比较研究:  (1)茵陈蒿汤:从基因数量上来说,剔除两个模型中相同的基因后,茵陈蒿汤调控DMN模型中的基因数量明显多于CCl4模型中的基因数量。茵陈蒿汤对DMN模型特有的基因功能调控主要与应对有机环状化合物、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负调控、应对有机物、免疫反应、细胞粘附、细胞凋亡过程、氧化还原过程、应对乙醇、应对药物、细胞迁移、响应病毒、应对雌激素刺激、细胞凋亡过程的正调控等有关;相关基因通路主要有D-精氨酸和D-鸟氨酸代谢、酮体的合成和降解、原发性胆汁酸合成、胆甾醇丁酸酯代谢、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线粒体脂肪酸延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等通路。主要通过调控Ccr1, Cd44, Cyp26a1, Cyp7a1, Cyp17a1, Cyp3a2, Gstm5, Gstp1, Cyp2c11, Bax,Ehhadh,Acat1,Hibch,Shmt1等15个关键基因来发挥对整个基因网络的有效调控作用。茵陈蒿汤对CCl4模型基因功能调控主要与由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调控的转录、抗凋亡、免疫反应、辅助因子作为伴侣介导的蛋白质折叠、成骨细胞分化的正调控、响应细胞因子刺激、rRNA基因处理、回应脂多糖、蛋白质折叠等有关;相关基因通路主要有叶酸生物合成、nod样受体信号通路、近端小管碳酸氢盐再利用等通路。  (2)一贯煎:从基因数量上来说,剔除两个模型中相同的基因后,一贯煎调控CCl4模型中的基因数量明显多于DMN模型中的基因数量。一贯煎对CCl4模型特有的基因功能调控主要与代谢过程、氧化还原过程、细胞周期、脂质代谢过程、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蛋白水解、应对营养、脂肪酸代谢过程、应对激素刺激、细胞分裂、胆固醇代谢、有丝分裂、负调控内肽酶的活性等有关;相关基因通路主要有赖氨酸生物合成、近端小管碳酸氢盐再利用等通路;主要通过调控Ptgs1、Cyp3a2、Cyp2d3、Ugt2b、Maob、Mgst3、Dgkd、Acaa2、Echs1、Ehhadh、Glud1等12个关键基因来发挥对整个基因网络的有效调控作用。一贯煎对DMN模型基因功能调控主要与负调控细胞的凋亡过程细胞粘附、应对氧化应激、蛋白水解、脂多糖应答、免疫反应、有机物应答、衰老、药物应答、应对营养等有关;相关基因通路主要有D型精氨酸和D-鸟氨酸代谢、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咖啡因的代谢、原发性胆汁酸的生物合成、不饱和脂肪酸、酮体的合成与降解、朊病毒病、胆甾醇丁酸酯代谢等通路。  结论:  1.DMN诱导的大鼠肝硬化模型中基因表达主要集中于炎症免疫、代谢和凋亡等相关基因,而CCl4诱导的大鼠肝硬化模型中基因表达的主要集中于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  2.茵陈蒿汤对DMN模型有效而对CCl4模型无效的主要机制可能在于其对DMN模型中与炎症免疫和脂代谢相关基因的有效调控。一贯煎对CCl4模型有效而对DMN模型无效的主要机制可能在于其对CCl4模型中与脂肪酸、氨基酸和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有效调控。  3.茵陈篱汤在DMN模型中,对基因的有效调控多为将造模后异常表达的基因反向调节至正常水平,基因调控符合“无差错修复”的特点;在CCl4模型中,对基因的有效调控多为进一步增加异常基因的表达水平,或不对关键基因进行调控,甚至表现出对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异常调控,基因调控呈现出“差错倾向修复”特点。一贯煎在CCl4模型中,对基因的有效调控多为将造模后异常表达的基因反向调节至正常水平,基因调控符合“无差错修复”的特点;在DMN模型中,对基因的有效调控多为进一步增加异常基因的表达水平,或不对关键基因进行调控,甚至表现出对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异常调控,基因调控呈现出“差错倾向修复”。  4.方剂在方证(病)高度相关(有效)时,对于机体基因的调控遵循‘无差错修复’原则”,从而能够改善机体的病理状态,收到较明显的治疗效果;而在方证相应度较小,甚至无关时,方剂的干预作用可能表现为“差错倾向修复”占主导地位,因而不能产生疗效或者疗效不显著。
其他文献
2005年8月1日现代教育报,有一个十分醒目的标题"语文教育怎样找到回家的路",这是新生代教师语文教育论坛的一个重要问题,同年7月23日至25日人,来自全国的优秀中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在北京济济一堂,以"珍视传统,反思今日,循故求新,激浊扬清"为主题,共同探求新课标下语文教育怎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创新。新语文代表人物韩军的报告《除旧布新,返本归真--新语文教育的六大理念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同时也是一个难点.现在一些学生一提到作文,就觉得无话可写,产生畏难情绪。如何改变目前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激发他们的情感。因为情感是生活的积淀,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情感更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学生才能在激情满怀中写出具有生命力的文字。具体做法是:   一、重视命题趣味,诱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期刊
汉语拼音是认读汉字字音、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汉语拼音又是比较枯燥的符号,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作为农村地区的孩子学习起来难度更大。农村地区的教学比较落后,没有幼儿园可上,差不多达到上一年级年龄时,家长才将孩子送到学前班上学。入学前不知道什么是普通话,入学前班后,才开始接触,说起来还比较别扭,并且觉得有些害羞。因此,在教学中,我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活动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在刚接触一年级语文教学课堂中,我常常能碰到这样的状况:在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后,学生跃跃欲试、争相发言,可很多学生回答起来却疙疙瘩瘩,语无伦次。学生明明知道答案却无从说起,一个字或一个词都重复了好几遍,怎么也说不出重点。如何才能使学生对答如流呢?我想还是得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说话)下功夫。
期刊
由于小学语文课文涉及的内容广泛,再加上文章体裁的多样化,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选擇何处作为最容易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突破口,绝不能随心所欲,而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也掌握了一些经验。   首先要因材施教。根据课文的体裁和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和确定德育渗透点,达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恰如其分。在选择渗透点时不要把课文中没有的思想无中生
期刊
本文就低碳新理念对课堂的启发,对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态问题进行追问与解答.
摘要:创新才有发展,一个民族的崛起离不开创新,唯有创新,这个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方志敏曾在《少年中国说》中写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创新必须从娃娃抓起,小学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语文老师要利用好语文课堂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 小学 语文 教学 知识 积累     一、 积累知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创新必须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一个人的知识
新闻写作是件十分严肃的事情。针对阅稿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愚以为石油企业报有八种倾向值得警惕,或者说,有八忌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一忌溢美拔高。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最
新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感悟"现已成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关注的热点。"感悟"是由感而知、而觉、而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   我多年从事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我亲身感受到由于小学生受认知水平的限制,难以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得感悟。教师如
期刊
生活中处处有美,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我们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教师是美育工作的基本力量,学校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场所。社会的各种审美意识、审美心理及政治、道德等知识都通过教师体现出来。教师既不是灌输者,也不是附从者,而是美的活动的诱导者、组织者。教师的责任在于义不容辞地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用美的方法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以艺术化的手段启发受教育者在符合美的规律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形成良好的心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