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仿真建模及仿真平台开发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zhez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新基建”的排头兵,是支撑城市高效运转的主动脉,也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其牵引供电系统,而节能减排、提高智能化水平是牵引供电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能馈式牵引变电所代替传统的二极管整流牵引变电所,建立能馈式牵引供电系统的电气稳态模型,开发图形化的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仿真平台。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对牵引网、二极管整流机组、PWM整流机组和列车进行建模,建立了能馈式牵引供电系统模型。在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建模仿真技术方面,对牵引计算、潮流计算和回流分布计算等三部分进行展开研究。对于牵引计算,本文通过研究列车的力学理论、运行工况以及牵引策略,设计了恒加速度牵引策略下的列车牵引算法,获得列车运行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功率和牵引力等信息;在列车牵引计算基础上,以列车节点为功率源进行直流潮流计算研究,基于PWM整流机组的直流输出特性,采用基于电压下垂控制的牛顿拉夫逊直流潮流算法;对于回流分布计算,建立双边供电方式下的“大地—走行轨”回流系统结构模型,以直流潮流计算得到的列车和牵引变电所的电流和电压作为回流参数分布计算的边界条件,推导了回流分布的计算表达式,设计了双边供电方式下回流参数分布算法,对回流系统的杂散电流和钢轨电位进行计算。为了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本文基于Visual Studio 2013,利用C#语言开发了图形化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仿真平台。该平台可以根据线路情况在绘图区搭建仿真线路,设置相关的电气参数,进行牵引计算、潮流计算和回流分布计算,为其供电系统的设计和调整提供数据支持。最后,以某条实际线路为背景,对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仿真平台进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仿真平台能够实现对线路的图形化仿真搭建。牵引计算、直流潮流计算、回流参数分布计算等结果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图54幅,表8个,参考文献58篇。
其他文献
文本验证码,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验证码机制,有效防止了计算机程序对网站的恶意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网络系统的安全与稳定。针对文本验证码的识别研究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等项目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也可以促进网站设计更安全的验证码以保障网络安全。为了增加破解难度,文本验证码的设计方式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变,字符、背景、类型的复杂化以及文本
供电可靠性是配电网安全运行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配电网为系统向用户供电的最末端,其具有区域覆盖性广、线路复杂和运行方式多的特点,导致配电网的故障频发。因此,在实际的系统中,快速的故障检测与辨识是减少故障停电时间及故障停电次数的重要前提。然而,在配电网故障中发生频率最高,最难处理的是故障特征微弱的弱故障问题。为此,本论文主要研究配电网弱特征故障的辨识。论文的主要工作有:首先,本文明确了弱特征故障
随着我国铁路车辆的速度提升和载重增大,会导致轮轨之间冲击增大、轮轨缺陷增加。轮轨缺陷加大了轮轨之间动态响应,影响列车运行品质,严重时危及行车安全。因此基于车辆、轨道动态响应的车轮和轨道缺陷动态识别非常必要,其中进行轮轨缺陷动态检测的模拟实验对于验证检测装置和算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轮轨常见的缺陷模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的缺陷模拟实验台,用来在实验室进行轮轨缺陷模拟以及进行
近十年来,我国快递行业业务量及收入均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随着快递基础设施布局日益完善,先进设备技术迅速普及,国内快递行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同时,综合物流网络体系的日益完备,使得快递服务提供商更倾向于采用枢纽中转运输模式来发运快件,以实现在满足客户服务时效的同时,使整个快件发运网络规模效益达到最大化。但在追求快件发运网络规模效益的同时,运输过程中网络层级过多以及随之而来的大量搬运装卸及分拣环节成为导
随着保险公司业务种类的不断增长,每日会产生海量的医疗数据和极其庞杂的理赔资料,作业人员已经无法承担如此沉重的工作负担,加之骗保、不合理赔付等事件的频繁发生,仅靠传统的人工理赔模式已无法应对目前的现实需要,亟需开发一款可完成自动化理赔的智能系统来协助作业人员工作。本文对此问题进行探讨,践行公司“三化”战略需求,依托集团现有技术支持,提出本诊疗票据识别及控费理赔系统。本系统借助OCR识别技术、NLP文
景区运营管控系统是为了提高景区管理的统一性、综合性、直观性、数字化以及管理效率和质量而设计的。尽管现在已经迈入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地方景区也在顺应数字化的建设潮流,但是实际上很多景区的数字化应用程度还是很低。无论是在日常旅游的过程中还是经过对一些案例的调研,都能发现旅游景区的管理较混乱,投诉多,评分低,景区管理不当会大大降低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旅游业数据量十分庞大,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轨列车的运行速度逐步提高,制动方式由踏面制动过渡到盘形制动。轻质低噪的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已经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旨在通过材料缩比试验,针对两种制动盘材料和三种闸片材料开展匹配性对比分析研究,探讨铝合金制动盘国产化替代的可行性,阐明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与合成闸片摩擦副的摩擦特性,揭示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机理,完成闸片选配。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
传统的地铁交通环境振动预测方法很难兼顾预测速度快、范围广和精度高的需求。将机器学习和数据库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环境振动领域,为地铁环境振动预测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构建了地铁交通环境振动数据库系统框架,嵌套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地铁交通环境振动的高效预测,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数据库系统设计。通过文献调研地铁交通环境振动预测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数据库目标存储信息,包括工况信息、振动响应
超材料作为一种由亚波长单元结构周期性排列组成的人工复合材料,拥有许多自然界中的材料无法达到的特殊电磁特性。同时,自从超材料吸波结构被提出以来便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对于其性能及应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金属结构的吸波器往往存在着吸收频带窄、复杂度高、难以调谐等缺点,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性能优异的非金属材料逐渐被用于超材料吸波结构的设计与制作中。本文分别在微波和太赫兹频段下对于非金属型的高性能超材料吸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之间长距离的人员交往和物资交流日益频繁,并且对交通工具的时效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磁浮列车具有速度快、安全性高、节能环保、机械噪声小等优点,成为近年来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磁浮列车在高速运行时,传统的接触供电方式会产生严重的摩擦发热,严重影响列车的安全稳定运行,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的非接触供电方式——直线发电机成为高速超导磁浮列车的优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