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硐室块体稳定性分析程序开发及工程应用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1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纪,也将是人类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随着我国基础设施投入的加大,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与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地下工程中岩体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地下岩体稳定性问题往往又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相关,因此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及社会意义。块体理论是一种适合于裂隙岩体稳定性分析的工程方法。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其理论研究日趋完善,工程应用日益广泛。本文正是基于块体理论的基本原理研究地下硐室岩体稳定性。鉴于理论仅考虑了结构面和开挖面的产状而未考虑其具体位置,不易确定块体体积及稳定性指标,并且在多裂隙工程地质条件下计算效率低等情况,采用块体理论中可实现程序化的矢量分析法,将其与地下硐室三维局部坐标体系结合,应用Visual Basic开发环境编制岩体稳定性分析程序。该程序通过输入结构面产状,测点坐标等工程数据,依次分析各关键块体,得到其顶点坐标、体积、稳定系数等相关信息,实现在多裂隙条件下地下硐室围岩稳定性分析。通过ActiveX Automation技术,程序实现与AutoCAD连接,依靠AutoCAD强大的绘图能力,建立地下硐室实体模型,三维展示关键块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几何形态。荒沟水电站地下硐室群开挖区围岩裂隙较发育,因此确定硐室群开挖面上可能产生的块体及其稳定性对工程施工意义重大。综合考虑荒沟水电站地下硐室群地质条件及其裂隙较多的特点,本文将该程序应用于荒沟水电站地下硐室群围岩稳定性分析中,得到可能失稳块体的几何参数与空间位置。再将计算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出关键区域与关键裂隙,从而为工程开挖施工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先进的流态数值显示设备——粒子成像测速仪(PIV)和表面压力测量设备——电子压力扫描阀(EPSV)对新建成的同济大学TJ-4边界层风洞流场以及CAARC高层建筑标模和TTU低
由于粘贴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性等优点,在国际上已深受重视并取得了较多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共完成了 9 根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试验
近年来随着基于建筑物位移和基于建筑物功能的抗震设计思想的发展,能力谱法引起了各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限于刚性地基条件下的结构问题,用
目前,对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已经成为建筑结构抗震学科领域内的一个热点。不同的控制方式,工作原理不同,控制效果亦不相同。除了以受控体系的位移、加速度、剪力等单一指标来评价
地下连续墙基础在国外应用广泛,在我国开始引起重视,但应用实例不多,理论研究不深入。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概述了地下连续墙基础的概念,整理了国内外地下连续墙用作桥梁基础和锚碇基
随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家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势必导致国家电网逐步加大输电线路的建设规模,从而不可避免的会导致输电线路经过煤矿采动区。矿区输电线路还时常
网壳结构,兼有杆系结构和薄壳结构的固有特性,受力合理,覆盖跨度大,是一种国内外颇受关注,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空间结构。 随着网壳结构的广泛应用,网壳结构的优化设计也倍受关注。
混凝土的断裂过程区存在软化特性,根据虚拟裂纹模型,断裂过程区的本构关系用应力—裂缝张开宽度(σ-w)曲线,即拉伸软化曲线描述。混凝土拉伸软化曲线是评价混凝土断裂性能的
把握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特性,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体积变化引起的应力解析及其开裂预测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既有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基本徐变实验装置的改进,系统地
实际建筑物地基土体往往处于复杂初始应力状态,这一应力状态一般可由初始中主应力系数b0、初始偏应力比η0、初始主应力角α0及初始平均有效固结应力p′m0这四个指标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