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性建筑外部空间活力提升的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123q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最古老的建筑形式之一,纪念性建筑一直以来都是时代精神与文化的集中表现,并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而变化。传统纪念性建筑及其外部空间一度是君权、神权的物质载体。由于其纪念性表达与创造神圣、崇高的形象分不开,所以在设计上往往着重表现超常的尺度感与明确的中心感。但随着公共生活与公共意识发展,纪念性建筑外部空间逐渐发展成为了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与公众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紧密。可是在设计上很多项目仍然沿用传统的设计手法,注重营造等级性与秩序性,不仅使纪念性建筑外部空间难以融入公众的日常生活,也带来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割裂,最终造成空间的空置与浪费,影响城市活力。可以说,如何在保证纪念性的同时提升空间与城市的活力,正是当代纪念性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难点与重点。本文分析了纪念性建筑外部空间走向活力化的原因与趋势,并结合我国纪念性建筑外部空间活力不足的现状问题,指出了传统设计手法的局限性。然后基于国内外相关理论与优秀实践,提出了纪念性建筑外部空间活力提升的设计方法,以促进城市、公众、纪念性建筑外部空间三方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旨在提出问题,也就是论文的第一章。主要从整体上把握研究的方法与内容。第二部分旨在分析问题,包括第二、三章。首先基于城市设计、纪念性建筑设计以及环境行为学三部分领域理论的发展,得出纪念性建筑外部空间走向活力化的发展趋势。然后结合我国纪念性建筑外部空间活力不足的现状问题,提出了设计目标与设计原则。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包括论文的第四、五章,从宏观的整体环境营造与微观的场所精神营造两个层面提出了活力提升的设计方法。希望在宏观视角下实现其与城市环境的开放交流,而在微观视角下实现纪念性与日常性的兼容互动。第四部分为论文的最后一章,主要介绍了研究结论在实践项目中的实际应用。
其他文献
应姑姑邀请,我来到美国加州度假。姑姑家在市中心的一个小区内,平常她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就喜欢养些猫、狗之类的宠物。
为明确水稻弱势籽粒充实的作用机理,以豫粳6号(粳稻)和两优培九(籼稻)为试验材料,于幼穗分化期设置不同的氮素穗肥处理(即0、90、180kghm2纯氮)试验,研究了基部节间和穗颈节
随着我国对于高等教育重视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科研领域经费数额逐年增多,高校财务涉及工资、基建、物资采购、科研等方方面面,涉及金额大,给财务工作带来了更多要求。面对新
信息需要通过媒体来进行记录、传播和获取,往往需要进行预处理,删除图像和声音数据中不必要的信息,对过去难以处理的庞大信息量进行必要的简化,以增大传输的信息容量或缩短信息的传输时间。本文简述信息压缩的原理,探讨实现图像信息压缩的基本途径和研究动向,介绍了几种当今比较流行的信息压缩算法。最后就信息压缩中主要的图像压缩的实现做了简单的示例。
较之传统媒体环境而言,新媒体环境下多元共生的传播渠道、贴近公众日常生活的传播内容、全面立体的传播形式、兼顾正负两面的动态平衡均预示着媒体传统的科学普及已经逐渐转
在大型设备基础上,采用树脂锚杆技术,使基础开挖深度降低,材料投入减少,方便了施工。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检测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治疗与预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10例RAU患者和12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中14种食物不耐受特
“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彤云低锁山河暗,疏林冷落尽凋残。往事萦怀难派遣,荒村沽酒慰愁烦。望家乡,去路远,别妻千里音书断,关山阻隔两心悬……”最近到定居在芝加哥
近年来,农产品加工已成为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议题。随着粉碎技术的发展,可以将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深加工成食品,中草药和工业原料,以提高其商品价值。本文论述了当前我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对城市扩容新建与旧城改造的力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传统挡墙技术因对施工场地的要求较高以及浇筑时间过长等缺点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