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木阿觉滑坡是一个典型的超大型缓倾角顺层岩质滑坡,形成年代久远。滑坡堆积体沿河宽约10km,坡体前后长约6km,分布面积约20km2,残余堆积体平均厚度约15m,现今残余体积达到3.0×108m3。在现场调查中,我们发现滑坡堆积体多呈散体状,岩石块体比较破碎,并且在堆积体中部可见舒缓陇岗堆积,滑坡堆积体具有明显的地震滑坡碎屑堆积特征,但是堆积体前缘呈舌状伸入河谷,并且在堆积体西侧及后缘,可见大块未解体反翘岩体堆积,具有明显的蠕滑-扩离堆积特征。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堆积形态出现在同一个滑坡中,其成因机制具有独特性。分析该巨型滑坡成因机制,可以为我们对该地区其他滑坡研究提供参考。本文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滑坡结构特征、边界特征以及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斜坡天然状态以及在0.3g地震加速度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特征进行分析,采用离散元UDEC数值模拟软件再现滑坡发生发展运动过程。取得的成果及认识包括以下几点:(1)坡体西侧边界受两组优势节理控制,后缘受一组陡倾坡外节理控制,三组节理及层面共同构成滑坡滑移控制结构。(2)斜坡具上硬下软的岩体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发生整体变形破坏。斜坡地质演化包括四个阶段:岩体卸荷,陡倾结构面拉裂阶段、软弱岩层压缩变形,上覆硬岩拉裂变形阶段、坡体整体失稳破坏,堵江阶段、河流侵蚀,堆积体蠕滑阶段。(3)FLAC3D数值模拟表明:天然状态下,坡体变形微弱,没有出现应力集中及贯通性塑性区。在0.3g地震作用下,坡体前缘及滑带部位均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塑性区也主要集中在滑带部位,这使得坡体在地震作用下具备了沿该层面滑动的物质基础。地震作用下,坡表岩体受张拉剪切破坏,且坡体前缘变形量大于中后部位。(4)通过UDEC数值模拟对滑坡成因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诱发坡体出现变形破坏的最小地震加速度为0.6g,诱发坡体整体变形破坏的临界地震加速度为1.2g;(2)地震作用下,坡体变形最先从前缘滑带部位开始,变形逐渐向后缘扩展,后缘拉裂带逐渐张开,坡体整体沿底滑面滑动。坡体变形经历四个阶段:应力积累,裂隙扩展阶段(0-6s);前缘块体失稳,后缘拉裂破坏阶段(6-16s);坡体整体变形破坏阶段(16-84);堆积体蠕滑变形阶段(84s以后)。滑坡堆积体后部未完全解体,前部堆积物堵塞河谷。(3)堰塞坝被冲毁后,堆积在河谷左岸的松散堆积体即刻发生变形破坏,垮落的岩体形成二次堵河。右岸堆积体变形比较微弱,仅在堆积体前缘局部块体垮落。(4)在自然冲蚀阶段,堆积体前缘块体不断被水流带走,保持良好的临空条件。堆积体不断蠕滑变形,坡体后缘岩体沿软弱层面发生侧向扩离或滑移。(5)拉木阿觉滑坡是在地震触发后,经历长期的蠕变变形,最终形成现在的堆积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