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在全国开始实施,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原有美术院校全面扩招,而且大量原本没有开设美术专业的各类高校也纷纷建立美术院系,美术院校数量激增。扩招使更多的人升入大学,学校取得了经济效益,在一定时期也为社会培养了必要的美术人才。但随着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日趋饱和以及对人才需求类型的变化,各类美术院校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并逐渐产生了强弱分化。专业美术学院和重点综合性大学美术学院凭借传统地位和资源优势在竞争中占据主动,而大量的地方普通美术院校则成为了弱势群体,在生源、师资、教学、就业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发展前景堪忧。由于同时作为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和地方普通院校的教师的双重身份,我对普通院校美术专业教育有着切身的体会,因此对自己从事的基础课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从基础课教学的角度提出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了历史研究与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宏观上思考普通高校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的理念与方法问题,目的在于引发社会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普通院校美术专业教育的广泛关注和探讨,使其得以健康持续地发展。文章首先根据社会现象及自身经历提出普通高校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从美术教育的历史入手,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后得出结论,立足本质,重塑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