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预随调消弧线圈自动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alalalala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相不对称配电网中性点位移电压高,采用传统的消弧线圈直接接地方式很难同时满足电力系统运行规程对位移电压和接地故障熄弧的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了自动投切可调消弧线圈并联固定电抗器的预随调接地方式。配电网正常运行时,可调消弧线圈不投入配电网运行,实时测量配电网的对地电容电流,并根据测得的电容电流实时调节消弧线圈的容量;配电网发生接地故障瞬间,消弧线圈迅速投入运行,补偿配电网对地电容电流,有效促进故障电弧熄灭;接地故障消除后,消弧线圈退出运行。论文提出了配电网电容电流在线实时测量新方法,通过注入
其他文献
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以及价格低廉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领域。为了改善电机的启动特性,在电机领域采用由晶闸管控制的电机软启动器,基于电机软启动器的优良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数字处理器TMS320LF2407A的高性能的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器。本文阐述了晶闸管调压电路及软起动器主电路的工作原理、软起动器的硬件结构和功能以及软件设计,采用了模糊控制理论,提出了降压节能方
学位
通过计算和实验研究了锂离子电池Sn-Co合金负极材料的充放电性能。基于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简称EET理论),定义了表征锂离子电池Sn-Co合金负极材料充放电性能的相结构因子nA、FS Dn和FS Dn-Co,采用合金相电子结构参数统计值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它们的统计值nA′、FS′n D和FS′n D-Co。结果表明, nA′值的大小表征相的结构稳定性,可以用于说明合金负极的循环性能; FS′n
学位
富锂正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结构稳定,造价低廉,污染小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富锂三元正极材料Li1+x[Ni1/3Co1/3Mn1/3]O2+x/2 (x=0.2,0.4,0.6)与富锂锰基镍锰正极材料Li[Li_(1/3-2x/3)Ni_xMn_(2/3-x/3)]O_2 (x=0.125,0.2,0.35,0.5)的实验室合成以及它们的电性能。采用碳酸盐共沉淀法合成了三元
学位
学位
异步电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等部门,一些大型电机一旦发生故障,就可能引起生产线上其它部件甚至整个系统的停产或者损坏,有时甚至会造成严重的事故,这就给异步电机的故障诊断技术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基于知识的智能化故障诊断方法是提高故障监测与诊断系统综合性能的有效途径。人工免疫网络和算法在故障检测与诊断方面有其独特的优点,本文尝试将其应用于异步电机故障监测与诊断问题。从电机正常和三种常见故障状态下的振动幅值
学位
在目前运行的大型发电机组中所使用的发变组保护多为几家大公司的微机保护装置,尤以西门子的7UM系列,7UT系列和美国通用GE公司的G60和T60最为普遍。由于保护装置原理较为复杂,设定较为繁琐,由于原理不熟悉和整定设置错误引起的,保护灵敏度降低和保护误动、拒动等问题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损失,甚至会威胁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本文对发变组保护中常用的、同时也是原理和设定比较复杂的保护在原理和设定方面进
学位
本文研究了快淬Nd10.5Pr2.5Fe80Nb1B6薄带及放电等离子烧结Nd10.4Dy0.2Fe77.8 Co6.0B5.6磁体。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场致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合金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材料综合物理性能测试系统(PPMS)测量了合金的磁性能。研究了快淬速度及等温晶化处理对快淬Nd10.5Pr2.5Fe80NbB6薄带组织及矫顽力变化影
学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因为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和潜在的高光电转换效率成为太阳能电池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TiO_2薄膜电极的性质是决定DSSC光电转换效率最重要的因素,而薄膜的性质又与构成薄膜的TiO_2的结构、晶型以及微观尺寸等因素有关。本论文通过制备具有规则结构的TiO_2纳米管阵列,代替了传统不规则的TiO_2多孔膜,增大了TiO_2薄膜的染料吸附面积,并且允许光生载流
学位
特高压输电技术已经在发展现况及其经济性,我国发展特高压的必要性,而特高压输电技术三大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就是特高压绝缘及要求。为了保障特高压直流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特高压直流试验设备必须先行,而作为试验线段主电源的1200kV特高压双极直流发生器本身的稳定运行十分重要。然后本文结合该发生器的设计,采用电磁暂态分析程序ATP-EMTP对该发生器短路放电情况下以及充电到稳定过程时的暂态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
学位
随着电力市场不断成熟,电网的不断扩大,现今的电力系统在面对干扰的时候,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脆弱。现今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电压等级的进一步提高以及电力市场机制的逐步引入,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问题面临着更严重的挑战,也因此对继电保护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后备保护无法照顾到整个互联电网,一般仅仅覆盖局部电网,并且不考虑其动作对整个电网的影响。广域保护的提出将继电保护引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借助当今成熟的通信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