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海洋红球菌Rhodococcus sp. P14降解类固醇激素的机制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on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多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中,类固醇雌激素是已知的最有效的内分泌干扰物质物质,且其具有污染范围广,致畸性强和难降解的特点。水生生态系统中类固醇激素的出现和持续存在已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微生物降解是环境中类固醇激素清除的主要途径,然而国内外对微生物降解类固醇激素的代谢途径及机制的研究还很少。前期研究已经表明来自海洋红球菌P14(Rhodococcussp.P14)能以多种类固醇激素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并存在降解雌二醇的关键酶。
  本文以红球菌P14为研究对象,借助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等手段,综合分析红球菌P14降解类固醇激素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类固醇激素代谢相关基因和功能酶,以期解析红球菌P14降解雌激素的机制。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检测到红球菌P14降解雌二醇的2种重要中间代谢产物为雌酮和16-羟基雌酮,据此推测红球菌P14通过脱氢酶使雌二醇转化为雌酮,进一步在C-16位通过单加氧途径降解雌酮。综合基因组分析、功能基因验证,推测出红球菌P14降解雌二醇的代谢途径,即红球菌P14先将雌二醇降解为雌酮,再通过C-16α位羟化生成16α-羟基雌酮;然后使D环裂解,产生的中间代谢产物苯甲酸盐和原儿茶酸,通过原儿茶酸代谢途径降解进入三羧酸循环从而彻底降解。此外,还发现红球菌P14可以降解雌三醇和睾丸酮,其降解中间代谢产物分别为16-羟基雌酮、16-羰基雌二醇、3-甲氧基雌酮、12α-羟基二氢睾酮和6β-羟基雄二烯二酮;推测红球菌P14主要通过雌三醇C-17位上的羟基脱氢形成16-羟基雌酮并且进行积累,再脱去C-16位上的羟基形成雌酮;再进一步往下降解,在C-3位上形成甲氧基。根据睾丸酮降解产物,推测红球菌P14降解睾丸酮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分别在C-6位和C-12位羟基化,使B环和C环裂解。
  (2)通过对红球菌P14转录组进行测序分析,发现经过雌二醇诱导下导致中多个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生改变,包括分析红球菌P14基因组中雌二醇代谢相关的基因,包括降解基因、调控基因、物质运输、物质合成等,编码短链脱氢酶、细胞色素P450、环裂解双加氧酶等与雌激素降解密切相关的功能基因。进一步通过分析红球菌P14基因组中参与雌二醇降解过程的相关基因,如转录调控基因、抗氧化应激反应相关基因和物质转运基因等关键基因,初步构建红球菌P14降解雌二醇的代谢网络。
  (3)为了研究来源红球菌P14中短链脱氢酶家族(17β-HSD和17β-HSDx)在类固醇激素降解中的作用,将17β-HSD和17β-HSDx基因分别连入表达载体后转入表达宿主大肠杆菌中构建两株重组菌。通过原核异源表达分析发现,17β-HSD对雌二醇具有较高转化效率,其催化反应产物雌酮。通过定点突变结果发现氨基酸残基Lev148、Ser142、Tyr150、Gly249、Tyr155为重组17β-HSD的关键位点。另一同工酶17β-HSDx对雌二醇、睾丸酮和雌三醇转化效率分别为90.1%、43.5%和13.4%,其催化反应产物分别为雌酮、雄烯二酮和16-羟基雌酮。结合红球菌P14降解类固醇激素的产物,解析了红球菌P14启动降解类固醇激素关键步骤。
  (4)从不同生境中筛选出多株不同种红球菌,发现这些红球菌对雌激素降解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同时综合转录组分析结果和比较红球菌属种间基因组分析结果发现红球菌基因组上携带有特异的雌激素降解相关基因簇,该基因簇包含3个细胞色素P450、两个短链脱氢酶、两个TetR调控蛋白、两个脱氢酶、一个铁氧化还原蛋白以及一个脱羧酶。在比较该基因簇后发现,其编码的蛋白细胞色素P450保守性较高,而且基因簇同源性较高对雌酮的降解率相一致。
  本论文基于降解产物检测、基因组和转录组分析、降解及调控相关基因的异源表达,构建并验证了红球菌P14降解雌激素的代谢网络,初步揭示了红球菌P14降解雌激素的机制。本论文将有助于解析海洋微生物降解类固醇激素的机制,并为功能微生物应用于环境中类固醇激素的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肿瘤细胞死亡能够引起炎症的发生,形成一个持续性的炎性肿瘤微环境,有利于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同时,它可以通过抗原呈递细胞摄取肿瘤抗原,刺激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前者是典型的细胞焦亡的特性,后者更多在细胞凋亡中发生。许多引起凋亡的细胞因子,目前研究的已经很深入了,但是调控细胞焦亡的因子,现在仍然是未知的。  KIF11是一个有丝分裂的驱动蛋白,主要功能是调节中心体分开和纺锤体形成。在恶性的肿瘤细胞中,KI
学位
选择性剪接是指在一个pre-mRNA中通过不同的剪接模式(在不同的剪接位点上进行剪接组合)以此产生不同mRNA剪接异构体的过程。选择性剪接可以使一个基因表达出多种蛋白,是维持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组多样性重要机制,剪接过程受多种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调节。过往对于选择性剪接的研究多集中于剪接因子的调控和RNA的转录与加工(如RNAPolⅡ的延伸速率)。而近些年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修饰可调控选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是世界上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在病理组织学层面,主要分为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两种类型。研究发现,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近些年,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五十余万的新发食管癌病例出现;其中,食管鳞癌占全部食管癌病例的80%,然而,只有15%-25%的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期可以达到5年以上。食管鳞癌的高死亡率主要归因为食管鳞癌患者早期无特定的症状且缺乏可靠的无创筛查检测。近年来,越来越
学位
城市扩张是人类活动与地域背景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过程与空间表达,城市扩张模式取决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需求和资源基础。干旱区绿洲城镇对水源的依赖性极强且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有序并进有利于玛纳斯河流域的可持续化发展。为探究绿洲城市结构、城市化水平、城市扩张模式与驱动机制,寻找适合绿洲城市发展机制,本文基于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城镇结构现状,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以探究绿洲城
学位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生产用地、生活用地的扩张与生态空间用地之间的矛盾愈来愈烈。以石河子市为例的绿洲城市地区“三生空间”时空分异评价研究不仅对石河子市的国土配置优化有着重要意义,也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因此选取石河子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参考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本文选择了2000年、2010年和2015年三期遥感影
学位
区域土地利用演变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非线性变化过程。在当前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土地资源利用问题逐渐凸显的关键阶段,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正是深入理解区域土地利用的动态演变过程、特点以及未来变化趋势的有力工具。本文以典型干旱区绿洲——叶尔羌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及方法,以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及2015年五期研究
学位
冰雪覆被是干旱区景观格局的重要组成类型,同时也是区域宝贵的固态水资源存储形式。近年来,受全球变化态势不断加剧以及人类活动干扰强度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新疆山区的冰雪覆被面积急剧退缩,直接导致了该区域水资源储备的大幅波动,干旱区绿洲景观格局也剧烈演变。这对于整个新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系统稳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此,深入了解冰雪覆被景观的变化规律及特点,研究冰雪覆被变化与人为干扰间的耦合机制,探讨不同
学位
背景与目的: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以肝脏脂质蓄积增加为主要临床表现,除长期饮酒或其它明确原因以外引起的慢性应激代谢性肝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转变,目前NAFLD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慢性肝病。NAFLD与肝硬化、肝癌、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它系统肿瘤密切相关,但由于它病程长、临床表现轻、筛查与诊断手段复杂
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 CTSB)属于木瓜蛋白酶样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的一类水解酶,广泛存在于从病毒到哺乳动物和人等生物体内。CTSB催化作用是由半胱氨酸、组氨酸和天冬酰胺三个保守氨基酸组成的催化中心实现。CTSB的结构由信号肽(signal sequence)、前体肽(prosequence)和成熟序列(mature sequence)组成。在成熟序列中,CTSB具有一段额外的插入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中的氧化还原酶,可利用过氧化氢来介导多种无机和有机底物的氧化。大多POD是单一多肽链与含Fe(Ⅲ)-原卟啉IX辅基构成的血红素蛋白,多肽链分子须与血红素结合才构成全酶,血红素辅基是POD电子传递的载体。III类POD是来源于植物的分泌型过氧化物酶,在胞质中合成后可以转运至细胞壁或液泡,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如机体内毒性过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