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P诱变小球藻的碳水化合物积累及生物乙醇产生特性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藻生物质是一种拥有广阔前景的生物能源,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以普通小球藻FACHB-25为研究对象,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对其辐射,筛选出生长速率快、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优势藻株,并就其光合性能、细胞组分等与原始藻株进行对比。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各藻株在基因水平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和基因表达分析,比选出絮凝采收小球藻的最优方案,并进行发酵制备乙醇实验,为后续微藻制备乙醇工业化运行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ARTP对小球藻诱变处理,根据致死率最终确定功率为100 w和120 w,并在此条件下,以生长速率和多糖产量为标准,筛选出三株优势藻株,编号分别为S100-7、S120-4和S120-9。其中S120-9藻株生长速率较快,生物量达到820 mg/L,多糖产量较原始藻株提高了34%,达到237.98 mg/L;S120-4藻株多糖含量达到37.55%,相对于原始藻株提高了43.48%。光合性能对比中,S120-9藻株的光合效率更高,S100-7、S120-9藻株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较高。藻细胞干重中各元素对比中,碳元素占比差异较为明显,其中S120-4藻株达到47.57%,高于原始藻株的42.72%。(2)利用转录组学对原始藻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S120-4藻株以及生长速率快的S120-9藻株进行基因水平的研究。对比了三株藻的基因表达区间以及表达量,其中S120-4藻株与原始藻株差异性较大。通过对比GO、KEGG数据库,有27167个基因在GO数据库中得到注释,有8849个Unigene注释到35条KEGG途径中。相对于原始藻株,S120-4藻细胞中苹果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等酶活性降低,S120-9藻细胞中α-淀粉酶活性受到抑制。(3)微藻自絮凝实验表明藻细胞粒径、胞外聚合物都会影响自絮凝效果。利用铁盐、铝盐、高分子絮凝剂以及碱性絮凝剂对小球藻进行采收,结合絮凝效率和采收成本考虑,最终确定Fe Cl3为优势絮凝剂,其投加量在0.1 g/L条件下絮凝率达到80.20%,采收1 kg的小球藻成本仅为0.83元。同时发现絮凝采收前后的微藻多糖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表明利用Fe Cl3采收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微藻具备可行性。(4)对小球藻进行酸碱预处理,与0.3 mol/L氢氧化钠处理效果相比,5%硫酸处理下的小球藻细胞破碎更加明显,多糖释放也更为彻底。四株藻分别取10 g藻粉进行同步糖化发酵(SSF),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的S120-4藻株乙醇产量达到1.58g,但实际培养过程中S120-4藻株生物量积累较少,仅为500 mg/L。结合培养周期内各藻株生长情况,S120-9藻株生物量以及多糖产量最高,推算出乙醇产量可以达到0.1033 g/L,为原始藻株产量0.0784 g/L的1.32倍。综合考虑S120-9藻株制备乙醇的产量有较大的提高。
其他文献
须弥山石窟位于我国宁夏固原市西北方向,地理东经106°,北纬36°3′处。其开凿于北魏时期,之后经过西魏、北周和隋唐的营建,形成今日的盛大规模,至今保存有历代窟龛162座。在须弥山石窟第5窟窟前,曾经矗立着一座三层的楼阁建筑。后由于1920年海源大地震等原因,大佛楼遭严重损毁,20世纪80年代,须弥山石窟开始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抢修和加固工程。在第5窟顶部整体浇灌了弧形的混凝土保护性窟檐,但
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结合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和十字形型钢混凝土柱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型钢-混凝土组合柱,即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外层钢筋混凝土中加入带翼缘型钢与内钢管相连接,利用型钢翼缘的约束效果提高管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更好的协同钢管内外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和受力性能。采用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型型钢-混凝土组合柱的抗震性能进行研
近5年来,中国等多个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预制构件(precast components,PCs)产业化发展,提高其占全部建筑的比例。与现场浇筑施工相比,预制构件因具有耐用性、美学多功能性、节能环保等独特优势而广受欢迎。合理的生产调度计划可以有效增加预制构件制造企业的总净收益、提高准时交货率和客户满意度。为此,本文针对预制构件制造商生产能力不足情况下的单工厂订单接受与调度、工期指派和调度集成以及
随着人类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人体内外环境中某些指标的异常浓度与人类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于人体外部环境而言,日常用水中次氯酸(HClO)浓度异常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同样,人体环境中的一氧化氮(NO)在人体神经系统的免疫系统和血管扩张途径中发挥作用。此外,生物硫醇谷胱甘肽在肿瘤细胞中过表达。因此,发展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病标志物传感策略对于监测人体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研究了分别利用有机
过去的20年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传统村落的角色定位由发掘保护为主转变为保护传承为主。街巷空间作为室外公共交往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对功能与文化的需求,其空间形态往往体现出对地域气候强烈的适应性,这一点在传统村落街巷空间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但在如今的现代村落街巷建设中,由于经济成本、用地问题等各方面的原因,现代村落街巷建设呈现出街巷空间组成模式化、功能单一、生态性差等一系列问题,不仅无法满足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结构功能复杂的建筑不断涌现,建筑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随建筑的规模变大而变大,因而减少建筑火灾带来的损失就显得极为重要,尤其是在减少人民生命安全损失方面。本文围绕写字楼建筑案例,根据其建筑功能特点及建筑防火设计特点,引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与BIM等相关技术,利用BIM、RFID、消防疏散、疏散标志、疏散诱导系统等最新科学理论。
随着地铁建设的不断发展,地铁站内所需的基础服务设施也在不断地完善。休憩设施作为地铁站内服务设施的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我国地铁站内因休憩设施不足或缺失而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现象时常发生。论文以弹性设计理论为基础,运用TRIZ发明原理,致力于解决地铁站内休憩设施的设置既不影响人流疏散又可以满足用户需求二者之间的矛盾。论文首先对弹性设计及TRIZ理论的概念、内容及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弹性设计
附加阳光间型被动式太阳房广泛应用于我国太阳能丰富地区,由于其受室外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双波动外扰影响,导致附加阳光间型被动房热负荷波动较大,传统稳态算法难以满足计算精度要求,需采用动态算法,而已有的科研软件如Dest、Energyplus、Trsnsy等模拟软件上手难度大、建模过程复杂等原因难以在工程设计领域中大规模推广应用。基于此,本研究建立了附加阳光间型被动建筑传热模型,分析了附加阳光间型被动建
上软下硬地层条件下的大跨、浅埋暗挖地铁车站施工难度大、风险高,特别是在上覆软土地层较厚的情况下,隧道拱顶围岩的自稳能力差,难以形成有效的支撑体系。车站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容易导致上覆地层产生较大变形,进而诱发地表过大沉降,影响地面交通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开展上软下硬地层条件下的地铁车站暗挖施工方案比选及施工稳定性的研究意义重大。论文以贵阳地铁3号线北京路站工程为依托,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
随着桥梁事业的不断发展,异形拱桥因其结构独特新颖,在桥梁美学发展的带动下,发展尤为迅速,涌现了一大批形式各异的异形拱桥。本文研究对象为一非对称空间异形拱梁组合桥,该桥位于“S”曲线上,采用“以折代曲”理念设计为折线型,本文以该桥为依托,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基于静力分析研究了各荷载对该桥静力特性的影响情况,进一步展开稳定性、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方面的研究,分析总结了折角大小、折角位置和拉索直径三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