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动力灾害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ia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力灾害是煤矿矿井中最严重的事故之一,由于近几年煤矿开采深度逐年增加,导致井下动力灾害的发生频率也随之增加。动力灾害发生时,煤矿井下的巷道和工作面可以被瞬间摧毁,弹射出的煤和岩石造成巷道堵塞,设备损坏甚至人员伤亡。由于井下动力灾害与天然地震特征不同,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实时有效的煤矿动力灾害监测的方法,一直是煤矿灾害防治领域的热点问题。而随着近年来计算机领域的高速发展,先进的感知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为动力灾害监测提供了可能性和技术基础,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煤矿井下动力灾害进行监测的方法也越来越受到相关领域专家的关注。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煤矿动力灾害监测系统,并在平顶山平煤集团11矿区等全国多个煤矿集团进行实地应用。本文结合矿区的实际需求,在已部署架构的煤矿动力灾害监测系统硬件基础上,进行了软件的设计与研发。系统硬件部分由负责采集感知数据的监测台站、负责数据传输的无线网桥和负责计算和显示的中心机构成,可实现台站到中心机的数据传输。系统软件部分由一级实时监测模块和二级数据分析模块组成。其中,一级实时监测模块由数据流转换处理模块、核心震级定位计算模块和实时监测可视化模块三部分构成,数据流转换处理模块采用多线程将数据时间对齐后统一读取感知数据;核心震级定位计算模块得到感知数据后采用煤矿领域专家提供的算法进行计算,得出微震的位置、时间和震级;实时监测可视化模块采用B/S架构设计,通过浏览器显示相关检测数据,并采用波形图和矿区地图图纸辅助监测人员。二级数据分析模块由历史数据分析模块和数据分析可视化模块两部分构成,历史数据分析模块将各矿区的微震数据存入数据库,数据分析可视化模块负责将数据直观展示给分析人员。本文按照软件工程开发流程,从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实现、测试等五个阶段对该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其他文献
面对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到来,国内外对新型电网技术展开了研究,并相继提出了智能电网的概念。变电站是电网实现控制和能源转换的关键,它的智能化水平决定了智能电网技术的高度
笔者基于岩心、薄片、测井、地化和地震等资料对顺南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岩石类型主要是石灰岩、白云岩为主。目
目前,量子通信通常指的是量子比特的量子态的远程传输,并且已经在实验上取得了诸多成果。值得注意的是,之前来自耶鲁大学的实验组确定性地实现了量子门的远程传输,这对于构建模块化的量子计算机相当关键。所谓量子门传输指的是对两个相对独立的模块中的未知的数据比特做二量子比特门的操作,而无需两个模块间的直接相互作用,其传输方法和量子态传输有相似之处,主要也是利用了量子纠缠态形成的量子通信通道。使用相应的量子线路
研究目的:研究降钙素原水平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转归(发生、发展、结局)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其意义,以提高临床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分层及其转归的评估效果。研究材料及方
型钢混凝土框架柱作为组合结构的主要承重和抗侧力构件,其良好的抗震性能是组合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对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现阶段,针对型
目的:以氢质子MR波谱技术为对照,评估多回波Dixon技术测量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脏脂肪含量及其变化的准确性,并结合相关实验室指标探讨肝脏脂肪含量及其变化的临床应用价
肿瘤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致死疾病,新发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在发展过程中进化出多种特性,其中凋亡逃逸使肿瘤获得“不死之身”,也是化疗药物难以发挥抗肿瘤活性的耐药屏障
大量新能源电源以电力电子接口并网使电力系统呈高度电力电子化的发展趋势,导致用以描述电力系统动态行为的非线性高阶模型的阶数显著增加、时间尺度跨度增大,造成求解困难等
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库作为陆地循环系统中最活跃的碳库,被认为是具有巨大能力和潜力缓解全球大气CO2温室效应的碳汇。因此,人工植被恢复土壤固碳效应及机制已成为当前土壤和全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是石化柴油的良好代替品,在国家新型能源开发应用中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生物柴油燃烧时会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致使空气污染加重,有研究表明,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