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中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的疾病,由于其发病的年龄特点,其发病人群广,合并的相关风险因素较多,患病率也日益增加。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髋关节、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进一步明确T2DM患者BMD降低的风险因素,从而进一步指导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OP风险评估、预防及治疗。方法:1.研究对象为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纳入患者年龄≥50岁,且女性均为绝经后女性。按照纳入及排外标准,共纳入972名研究对象。2.纳入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DM病程、HbA1C、左髋关节BMD(T值)、腰椎BMD(T值)、BMI(根据身高、体重计算)、FT3、FT4、TSH。3.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结果如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正态分布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组间比较分别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双变量、spearman双变量相关及偏相关分析,风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髋关节BMD减低及正常组间,年龄、DM病程、FT3、TSH、HbA1C、BMI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腰椎BMD减低及正常组间,年龄、FT3、TSH、BMI、性别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BMI、TSH水平、FT3水平,髋关节BMD与腰椎BM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男性髋关节BMD变化的相关风险因素中,年龄、DM病程与男性髋关节BMD呈负相关(P<0.05),TSH、BMI与男性髋关节BMD呈正相关(P<0.05)。在校正年龄及BMI后,DM病程、TSH与髋关节BMD的相关关系仍然存在。4.在男性腰椎BMD变化的相关风险因素中,HbA1C与男性腰椎BMD呈负相关(P<0.05),TSH、BMI与男性腰椎BMD呈正相关性(P<0.01)。在校正BMI后,TSH、HbA1C与腰椎BMD无明显相关关系。5.在女性髋关节BMD变化的相关风险因素中,年龄、DM病程与女髋关节BMD呈负相关(P<0.05),TSH、BMI与女性髋关节BMD呈正相关(P<0.05)。在校正年龄及BMI后,TSH与髋关节BMD的相关关系仍然存在。6.在女性腰椎BMD变化的相关风险因素中,年龄、BMI与女性腰椎BMD呈正相关性(P<0.01)。在校正BMI后,年龄与女性腰椎BMD呈负相关(r=-0.314,P<0.01)。7.统计发现,50≤年龄<60组髋关节BMD减低的风险率为年龄≥60组的0.36,FT3<2.38组较FT3>2.87组有更高的风险率(OR=1.21)。BMI<24的患者髋关节BMD减低的风险为BMI≥24的患者的2.56倍。8.50≤年龄<60组腰椎BMD减低的风险率为年龄≥60组的0.46倍,1.56≤TSH≤2.87的患者BMD减低风险为TSH>2.87的患者的1.76倍,BMI<24的患者腰椎BMD减低的风险率为BMI≥24的患者的3.78倍,女性腰椎BMD减低的发生率为男性的5.66倍。结论:1、TSH、BMI与男性髋关节、腰椎BMD呈正相关。HbA1C与男性腰椎BMD呈负相关。TSH、BMI与女性髋关节BMD呈正相关。BMI与女性腰椎BMD呈正相关。2、较低水平的FT3更易引起髋关节BMD减低。较高水平的TSH是腰椎BMD减低的保护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