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多维度数据驱动的单相接地故障识别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lyl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配电网常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也称小电流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概率较高,但其故障电流小,给故障识别带来了难度。不及时识别单相接地故障有可能引发故障的进一步扩大,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及时识别并排除故障,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故障识别方法大体分为模型驱动与数据驱动两大类方法。模型驱动的方法从模型的角度出发分析电路原理,提取故障特征,例如零序电流比幅比相等方法,分析特征零序电流在不同线路中的差异性,对物理模型普适性要求较高;数据驱动方法从数据出发,挖掘数据蕴含的故障信息,例如故障线路特征数据聚类法,算法以低精度、高密度与大维度的数据为基础,提升数据的影响,弱化对模型的依赖。故障指示器的发展日渐成熟,部分产品已经具有数据采集功能,为数据驱动方法提供了数据支持。本文提出通过提取故障指示器数据完成系统发生故障时全网多维度故障数据的采集,大大提高数据维度,相比于传统的数据驱动方法仅采用变电站中线路的初端数据,空间上多维度的数据更能全面反映系统故障状态,使从冗余的数据中提取故障特征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对物理模型的分析,以线路差分电流值作为故障识别的依据,提出利用线路多维数据集以实现线路故障识别的理论;接着针对测量误差对故障识别准确率存在影响的问题,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背景下,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对数据集的高效分类能力,构建深度神经网络故障识别模型,设计网络训练与网络测试算法,形成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故障识别方法,识别故障线路与故障区段。通过设计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变过渡电阻、不平衡负载、具有T型支路等情况下均能准确识别故障。在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中进行的测试实验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风电出力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的特点,因此,大规模的风电并网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提前预测风电未来输出功率,并根据预测结果预留消纳空间是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和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功率预测精度直接影响预留消纳空间是否合理。通过建立高准确度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并依据预测结果科学制定调度计划、预留合理消纳空间,是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从特征构建与选择、深度学习建模、样本迁移
学位
我国中低压配电网主要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并利用消弧线圈对故障电流加以补偿,具有较高的供电可靠性;然而随着电网容量和电缆线路覆盖率的增加,系统对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大,当其超过消弧线圈补偿容量时,接地电弧无法熄灭,不仅产生弧光过电压危害系统绝缘,还可能因跨步电压导致安全事故。近年来,故障相母线人工接地消弧方式在现场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其基本思路是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令故障相母线快速金属性接地,通过
学位
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的大力发展,电力系统逐步发展成新能源高占比和电力电子装置高占比的“双高”电力系统。相互作用是存在于多机电力系统的固有机制,随着电网强度不断下降,多装备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传统电力系统动态分析中虽然涵盖了相互作用影响,但相互作用物理机制和规律性的研究没有受到应有重视。当电力系统由同步机主导向电力电子并网装备主导转化后,系统同步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地改变,系统动态特性也有了新的特征,多
学位
中国公立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进入赋权科研人员的改革深水区。赋权改革关系到公共财产合理处置与国家知识产权安全建设,必须在法治框架内施行。只有以落实单位权属法定与依法赋权原则为形式标准、以落实合比例赋权原则为实质标准推进改革,才能以法治手段规避改革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当前中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面临试点方案违背上位法、赋权决策不合比例等法治难题。鉴于此,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梳理完善职务科技
期刊
由于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具有出色的电性能、热性能,十分适合高压、高温及高频应用。近年来这些新型器件正逐步代替传统硅器件应用于电力电子变换器当中,使得电力电子装置的功率密度、效率等大大提升,也因此开始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交通运输及工业自动化领域。然而,新型器件除了带来优异的性能,在替代传统硅器件的实际应用中,也带来了巨大的设计与应用挑战。在应用过
学位
飞轮储能作为一种能量存储技术,具有能量密度高、充放电频率高、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其中飞轮转子和高速电机作为其机电能量转换的核心至关重要,飞轮转子是提高系统储能密度的关键,高速电机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性能。本文对飞轮转子与高速电机外转子径向一体化的飞轮储能系统展开研究,设计了一台采用复合磁粉纤维结构的350 k W,36000 r/min的高速永磁电机。从多物理场角度全面展开对飞轮储
学位
医用X光机在现代医学体系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X光机高压电源的性能直接决定了X射线的质量。医用高压电源的目标是更小体积、更小重量、更大功率、更小输出纹波、更快动态响应速度以及更高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X光机高压电源、碳化硅器件以及LCC谐振拓扑宽范围输出等技术的研究现状,对宽范围输出带来的宽工作频率范围问题的现有解决方案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分析了LCC变换器的主电路结构及工作模式,以及每种
学位
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兑现碳排放指标的庄严承诺,源网荷多方面电力电子化已成为现代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电力系统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电力系统的电力电子化变革在满足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振荡问题。开展振荡的基础问题研究和技术创新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迫切需求。普遍而言现有基于模型的分析方法在应用于多机、非线性系统分析时缺少机理
学位
感应子脉冲发电机(以下简称感应子电机)对电容充电电路在脉冲功率领域特别是重频脉冲功率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该系统中,感应子电机作为电容器的前级储能设备,其励磁绕组的尺寸设计将对电机体积重量和充电性能产生较大影响,而对充电电路的精确建模则是评估电机充电性能的前提。本文将在感应子电机励磁绕组优化设计和充电电路仿真模型方面开展相关研究。首先,针对感应子电机特殊的三维结构提出了用于励磁绕组参数计算的2
学位
物联网正加速与现代电力工业系统互相融合,助力传统电力网络向智慧电网转型。电力电子变换器作为发电侧与用户侧之间的关键接口,引入物联网技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实现物联网技术与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融合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已有多种物联网技术与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融合设计,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远程监测与故障切除,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灵活控制,以及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电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