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研究针刺右侧太冲穴对该穴皮肤温度在不同时域的变化特点,并探讨针刺对其皮肤温度的影响。2、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研究针刺右侧太冲穴对右侧丘墟穴皮肤温度的影响,探讨肝胆经原穴互相影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年龄在20-30岁健康大学生,平均年龄25.57±1.37岁,男女各15人。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围血管科病房红外热成像密闭实验室(室温控制在26℃±1℃,湿度控制在20%±10%,)进行实验研究,仪器选取数字式医用红外线热像仪(WNⅢ0805通用型)。1、预实验: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测健康受试者皮肤温度60分钟,观测皮肤温度与实验环境温度达到动态平衡的时间。2、实验一: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测针刺右侧太冲穴时进针前5分钟(静息温度)、进针后30s(进针后即刻)、留针5分钟、留针10分钟(行针前)、行针后30s(行针后即刻)、留针15分钟、留针20分钟、出针及出针后30分钟的温度变化,研究针刺右太冲穴对右侧太冲穴皮肤温度在不同时域的变化特点。3、实验二:针刺右侧太冲穴,观测进针前5分钟(静息温度)、留针5分钟、留针10分钟、留针15分钟、留针20分钟、出针及出针后20分钟的右侧丘墟穴温度变化特点。结果:1、预实验结果:40分钟后温度与40分钟温度运用一般线性模型中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出结果p>0.05,无统计学意义。2、右太冲穴针刺前5分钟与针刺后即刻温度的穴区温度运用配对t检验P<0.01,有统计学意义,温度显著上升。右太冲穴行针前温度(留针10分钟)与行针后即刻温度的穴区温度运用配对t检验P<0.01,有统计学意义,温度显著上升。右太冲穴留针20分钟的穴区温度运用一般线性模型中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出F=14.928,p=0.001<0.05,右太冲穴区温度随时间变化而显著上升。右太冲出针后30分钟与静息温度比较分析均显著下降,p<0.05;出针后30s与静息温度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3.运用一般线性模型中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针刺右太冲穴留针时右丘墟穴皮温的影响,F=157.241,p=0.000<0.01,有统计学意义,右丘墟穴温度随留针时间变化而显著下降。运用一般线性模型中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出针后右丘墟温度变化,F=147.134,p=0.000<0.01,有统计学意义,右丘墟穴温度随留针时间变化而显著上升。出针后5min太冲穴区温度与静息温度比较分析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温度显著上升;出针后10min太冲穴区温度与静息温度比较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温度显著上升;出针后15min太冲穴区温度与静息温度比较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温度显著上升;出针后20min与静息温度比较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趋近静息温度。结论:1.针刺右侧太冲穴,可使右太冲穴温度随时间改变。进针、行针即刻均使皮肤温度升高,且随留针时间变化而温度升高,出针后30s可维持其升高效果。出针后30分钟,温度随时间显著下降。2.针刺右太冲穴对右丘墟穴温度有显著影响。右丘墟温度随右太冲留针时间而显著下降,但出针后5到15分钟,穴温上升到其静息温度。提示肝胆两经原穴具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