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GIS网络安全的技术探讨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dwer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如何保证空间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安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论文分析了WebGIS在数据传输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种WebGIS数据安全传输的实现框架以供探讨。计算机网络带给人们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一旦不慎,小则系统崩溃,大则重要数据被窃取,给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精神、经济、安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WebGIS作为计算机网络的派生物,在享有其高度的数字化和大众化带来的好处之后,接踵而至的便是安全威胁。面对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研究渐成雏形,甚至有些技术和制度已经非常成熟。那么WebGIS网络安全的研究是否具有意义?首先WebGIS为采集、显示、传输、管理、分析空间数据服务,空间数据与一般数据想比较之下的特殊性,让WebGIS变得特殊;其次,WebGIS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和一种新生产品,需要更多的考虑功能多样性、使用便捷性、与其他网络产品的融合性等,才能深入大众;第三,因为派生自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本身的安全设计基本符合WebGIS的安全需求。这些原因造成了WebGIS网络安全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对第三方安全产品依赖较强的现状。随着WebGIS的快速发展,WebGIS更加实用、开放、大众化。这些趋势对其安全性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传统的依赖性的安全措施已与其快速的发展越来越不匹配,专业的细致的WebGIS自身安全性研究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本论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WebGIS安全性实现的三种技术方案的。一种是基于中间件的WebGIS安全平台。采用代理中间件可以简化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采用异构系统分布式处理的应用场合。利用代理中间件技术可以大大简化系统构建的复杂度。WebGIS数据传输安全平台可以被分为:客户端浏览器、客户端安全代理、服务器端安全代理、服务器端WEB服务器四个部分。一种是基于Servlet的WebGIS安全机制。Servlet采用安全套接层(SSL)协议进行数据加密。一个SSL会话开始于握手。加密方法有公用钥匙加密和对称钥匙加密。虽然对称钥匙加密比公用钥匙加密更有效,但公用钥匙加密提供了更加可以依赖的验证方法。一种是基于XML的WebGIS元数据及空间数据安全。W3C和IETF制定的XML加密标准,允许对同一个XML文档中的不同部分用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当把同一个XML文件发给不同的接受者时,接受者只能看到与自己相关的部分数据,实现了不同权限的访问级别控制。XML加密包括加密语法和处理规则两部分,语法描述加密数据的表示形式,规则描述了加密的处理过程。
其他文献
本文以湖南省北部的东洞庭湖及其附近区域为研究区,应用高分一号卫星(GF-1)影像数据。从GF-1影像波段特征入手,分析本地区地类的波谱特性,得到合适的水体提取指数。将三种不同半
对信息的流动机制进行分析,根据信息流动力将技术转移分为三种模式:科研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政府导向型;从需求动力和运行环节出发对三种模式进行比较;结合现状,挖掘技术转
1999年以来,中共朝阳市委党校提出了“巩固主体,拓展两翼,利用资产,全面发展”的办学新思路,教学和科研等各项事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他们在主体班教学上突出一个中心四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是城市地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在近年来更是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在西方国家,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出现“离心化”趋势,大城市的蔓延问题越来越显著,并
论文通过对水质站网数据时空分析方法的研究,构建了水质时空分析业务系统,解决了水资源水质信息时空管理与规律分析的难题。 以水质站网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多元统计和空间插
卫星遥感监测是快速获取湖泊面积信息的有效手段之一。MODIS数据以其时间—空间—光谱三方面的分辨率较高、覆盖范围广且可以免费获取的显著特点引起国内外遥感界专家、学者
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 ,首先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在这场特殊革命中 ,广大机关党员既是改革的推动者 ,又是被改革的主体对象。当前机关党员队伍的思想状况亦喜亦忧。反映在机
中国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第四纪红土剖面,一般包括黄棕色土/均质红土/网纹红土/底部的砂砾质红土(或含网纹)四个层段;野外观测发现网纹红土层中白色网纹颜色、形态结构多样化,
本文利用样带这一综合与集成研究的工具,选取无论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还是自然环境要素变化等方面都存在明显梯度的湘黔铁路沿线样带为研究区,采用空间分析与数量统计分析相
本文以地处广州市边缘区的番禺区三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状况为研究对象,运用RS和GIS方法,分析比较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转化规律,重点分析了建设用地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