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bm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层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具备卓越的力学、电、热、光等性能,在储能、电子器件、环境修复和复合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些优异的性能仅限于无缺陷的石墨烯并被限制在纳米尺度,如何令其卓越的性能真正的为人们所用是值得探索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使石墨烯三维自组装行成气凝胶,它不仅继承了构筑单元的优异特性,还兼具密度低、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尽管石墨烯气凝胶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但是依然存在一系列重要的问题,这极大的制约了其性能的提升、宏量制备以及在诸多领域的应用,例如:怎样利用简便的制备方法即可实现石墨烯气凝胶的量产?如何合理的设计构建石墨烯气凝胶,同时实现超轻和高弹性能?针对上述两个重要问题,本文展开对应的研究,探索出了宏量制备超轻弹性石墨烯气凝胶的方法,并探索其在诸如力学传感、环境修复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利用Na OH诱导大片氧化石墨烯在低浓度下形成液晶,加入葡萄糖后水热还原形成高度有序的石墨烯气凝胶(HOGA)。相比于用L-抗坏血酸做还原剂,得到的随机孔气凝胶,HOGA具有更好的抗疲劳特性,并且在循环测试后的几分钟内可恢复其最大高度和最大应力。HOGA拥有稳定的力-电转化特性,基于此我们制备了可以检测人体运动状态的力学传感器,人在运动过程中步态变化可以转化为相应的电学信号被收集,不同的走路姿势,对应的电信号有明显差异。另外,HOGA对有机溶剂具有超快超高的吸附量,依据溶剂类型不同可吸附自身重量80-166倍,最大吸附速率可达83g g-1s-1,是目前报道的最高值,并且可以重复利用。通过分步还原的方法制备了可常压干燥的石墨烯气凝胶(PRGA),替代了复杂的冷冻干燥工艺,有望实现石墨烯气凝胶的大量制备(如2000 cm3)。通过调节预处理的时间以及第二步还原的时间,得到体积以及力学性能最佳的PRGA。依据有机溶剂的类型不同可吸附自身重量的40-82倍,并可在1s内饱和。本文提出碱诱导的方法制备了HOGA和分布还原的方法制备PRGA,将HOGA其集成于泡沫棉中,可检测人体运动的变化,并且HOGA还拥有目前最高的有机溶剂吸附速率。PRGA有望实现石墨烯气凝胶的大量制备,另外还拥有环境修复的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通过化学共聚改性的方法在粉末涂料聚酯树脂中引入有机硅,合成了粉末涂料用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研究了有机硅中间体用量对改性聚酯树脂黏度、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失质量的影响。并用其制备了平面和消光2种粉末涂料,研究了不同有机硅中间体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硅中间体加量为42%的改性聚酯树脂具有合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黏度,制备的粉末涂层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在350℃左右的高温下
反应堆压力容器(RPV)用钢材料的断裂韧度是结构完整性评价的关键参数,通常采用威布尔统计分布模型描述断裂韧度的分散性以获得准确的评价结果。测试并收集了较多国产RPV用钢断裂韧度数据,并采用无量纲形变极限对数据进行有效性筛选。利用矩法估计建立了国产RPV材料断裂韧度的威布尔分布模型,并与美国ORNL统计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认为基于国产材料建立的统计分布模型更适合于国产RPV结构完整性评价。
接触网作为电气化铁路基础设施之一,在高原特殊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其服役特性、运行工况与其他地区相比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本文对与电力机车受流直接相关的接触线进行电气分析,并对今后高原电气化铁路接触线线材的选型提出了建议。
抗氰呼吸是指对细胞色素氧化酶抑制剂以及阻断细胞色素C之间电子传递的抑制剂不敏感的线粒体呼吸,是以交替氧化酶为末端氧化酶的非磷酸化的电子传递途径。在真菌界,抗氰呼吸主要存在于厌氧发酵酵母样真菌。抗氰呼吸可调节真菌细胞能量代谢,并可降低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以适应环境条件的改变,增强真菌适应各种环境胁迫的能力。本文主要对真菌抗氰呼吸及其交替氧化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医用Ti-13Nb-13Zr合金不仅拥有高强度、低弹性模量、良好抗磨耐腐蚀性能,而且还兼备无毒性元素且良好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在临床医学领域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该合金存在天然惰性,植入后与人骨组织之间难以形成稳定的骨性结合,缺乏对骨缺损组织的骨整合能力及主动修复功能,生物活性差。将Ti-13Nb-13Zr合金多孔化可以显著降低合金弹性模量和减少“应力-屏蔽”现象发生的同时,还有利于生物组织在孔隙结
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能源储备的日益紧张,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多,使得热电材料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热电材料的热电转换效率通过热电优值ZT来体现,热电优值ZT越高,材料的热电转换效率越高,材料的热电性能也就越好。可以说,提高材料的热电优值是所有热电材料领域的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方向。以Pb Te为基础的热电材料凭借其优异的热电性能而得到大量研究人员的青睐,但长久以来,Pb Te类材料的性能一直没有比较显著
铜有很多优点,如导热导电性、易加工、易回收、储量丰富等,在很多领域如电子、国防、建筑、热装备等广泛地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铜基材料的性能不能满足某些领域的应用要求。碳纳米管、石墨烯作为碳纳米材料的典型代表,因具有优异的力、电、热学性能被用作铜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然而,碳与铜的润湿性较差以及较大的密度差异导致很难将碳材料均匀分散在铜基体中。本文分别以葡萄糖和聚乙二醇为碳源,通过原位生成和SPS烧
近年来,纳米材料增强银基复合材料发展较快,一般是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使纳米相均匀的或成一定方向分布在银基体中来制备复合材料,这其中使用碳纳米管(CNTs)作为增强体加入到银基体中制备的复合材料就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材料。本研究使用分子级共混法制备CNTs/Ag2O复合粉末,SPS烧结制备CNTs/Ag复合材料。首先从CNTs/Ag2O复合粉末的制备工艺开始,研究了其对复合粉末性质的影响;其次,研究了CN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信息、生物技术和能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对材料性能提出新的需求,元件的智能化、高集成和高密度存储等特点也要求材料的尺寸越来越小。在这种大环境下,纳米材料应运而生,纳米发光材料凭借其优异的性能,被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所重视。其中,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稀土发光材料和碳量子点在照明、显示、防伪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稀土发光材料和碳量子点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稀土离子独特的4f-4f
由于碳纳米管(CNTs)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其作为改善材料性能的理想增强相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CNTs的添加能够很大程度的改善非金属材料的性能。然而却发现当把其添加到铜、银等金属基体中时,往往大多数结果不能达到预期。其原因是由于CNTs自身的范德华力,使其极易于团聚,而没有能够在基体中均匀地分散,并且其与金属基体的弱界面结合。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方法来改善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